正文 第25章 常規,於細節中打破(7)(1 / 2)

抬起你的目光

◆文/佚名

十裏溝小學建在山坡下。山不高,綿延十多裏。

那時,我在學校當老師。為了動員更多的失學孩子上學,學校要求老師上門做工作。

羊子就是我從山裏找來的。

羊子住的地方離學校有近10公裏的山路,羊子有殘疾:右膀前半截沒了,左手畸形,我後來打聽出他是因為家裏失火被燒的,家裏人不想讓他念書,他自己也不想走出這座山。

為了保證學生的安全,每天放晚學時老師都要護送孩子回家。我們手裏拎著小鬧鍾和馬燈,回來的時候天已大黑。學生家長又擔心起老師來了,他們也提著馬燈,再送老師回學校。要是夏天下雨,為防山洪,我們還會帶一根長竹竿,有洪水的時候就互相攙著走。

石凳並不光滑,泥課桌下沒有空當,但孩子們一進課堂就變得嚴肅起來,筆直地坐著。

有一天,我在課堂上提問,孩子們刷地舉起了手,我心裏無比喜悅。羊子個兒不高,坐在前排,那天他也舉起了右手——平日裏他多半是不舉手的,偶爾舉手他也會用半截袖子把禿膀罩住。那天他忘了罩衣袖,羊子隻豎起光禿禿的臂膀。

同學們吃吃地笑,伴著一陣細微的騷動。羊子顯然難過極了,他縮回膀子,低下了頭。

“抬起你的目光!”我大喝一聲。我不隻是在鼓勵羊子,也是想以此鎮住嘲笑羊子的同學。

下麵果然變得很靜,沒有人敢說話了。

一天,羊子找到我,說想坐到後排,我覺得這事對他的傷害是很深的了。

我沒有答應羊子的請求。自那以後,我向全班同學宣布了一項決定:今後回答問題,所有的同學不必舉手!

我隻要說一句抬起你的目光,孩子們就知道我是在提問了。

“抬起你的目光!”課堂上我會不時地說著這句話。

孩子們從我的這句話中得到了思考的力量和表達的勇氣,他們都很警醒,都很莊重,互動效果也不錯。更重要的是羊子找到了自己的自尊,我每次說過這句話後,羊子都會打一個激靈,像是一隻懈怠的小牛被輕輕地打了一鞭。這之後,我還常見到羊子的笑容。

好多年過去了,這句話一直在我耳邊回響。我敢說,羊子的笑容是十裏溝最美的一朵花,讓我永生難忘。

一句“抬起你的目光”讓羊子重獲了自信,有了勇氣。有些時候,生活中的一句話,就會讓一個人擁有不一樣的人生。

態度決定高度

◆文/劉勇強

1989年,一位年輕人從中山大學畢業,應聘到萬寶冰箱廠。工廠付給他當時令人眼紅的400元月薪。但3個月之後,他卻放棄這份來之不易的高薪工作,離開單位去中科院攻讀碩士學位。

總以為獲得碩士文憑之後,他會找一個比萬寶冰箱廠薪酬更高的工作,誰知3年之後他到了聯想公司,得到的工資是300元,後來公司給他漲到400元。

朋友問他:“你讀了三年書,和在萬寶冰箱廠有什麼差別?”他笑而不答。

一年後,他拿著中山大學本科、中科院碩士、在聯想工作一年的簡曆,應聘新加坡第二大多媒體公司,從30個中國麵試者中脫穎而出,拿到相當於一萬元人民幣的薪酬,開始了為期六年的異國打工生活。

在新加坡的日子,他先後在八家軟件公司任職,後來還進了有名的飛利浦亞太地區總部,他不斷地跳槽,別人根本不明白這個年輕人到底是因為喜歡錢而跳槽,還是為了跳槽而跳槽。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他在公司任職的時候,隻要是他承接的業務,即使是幾千元新幣,用戶一旦在使用中出現問題,他也會放下手中的工作火速趕到。而對於其他軟件工程師來說,這種軟件的價格本不配享受這樣的技術服務。

對於鄧國順的成功,幾乎可以用“奇跡”來形容,他一次次把自己推向“絕境”,每次都從絕境中脫穎而出。

但是如果把他的經曆串聯起來,你就會發現,他一開始的目標就十分明確。他所做的每一步,都是他成功的基石。

在朗科的每個會客室裏,都掛著一個鏡框,上麵寫著:成為移動存儲和無線數據通信領域的全球依靠者。

而包括鄧國順在內的所有朗科員工的工作卡背麵,則對應著這樣一句話:在成立之初,這就是我們的目標和信念。一個人能飛多高,並非由人的其他因素決定,而是由他自己的態度所製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納粹集中營中生存下來的維克托·弗蘭克爾說:“在任何特定的環境中,人們還有一種最後的自由,就是選擇自己的態度。”

態度決定一切。心態是獲得成功的重要前提,不要輕易滿足於現狀,多一些改變就會多一份經驗,將遠大的目標和具體的實踐結合在一起,你也能開創自己的事業。

拿出你自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