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將創新進行到底(5)(1 / 3)

將近60歲時,戈達德依然顯得年輕、漂亮,他不僅是一個經曆過無數次探險和遠征的老手,還是電影製片人、作家和演說家。戈達德已經完成了127個目標中的106個。他獲得了一個探險家所能享有的榮譽,其中包括成為英國皇家地理協會會員和紐約探險家俱樂部的成員。沿途他還受到過許多人士的親切會見。

戈達德在實現自己目標的征途中,有過18次死裏逃生的經曆。他說:“這些經曆教我學會了百倍地珍惜生活,凡是我能做的我都想嚐試。”

他指出,差不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和夢想,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去努力實現他們。“檢查一下你的生活,並向自己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是很有好處的:‘假如我隻能再活一年,那我準備做些什麼?’我們都有想要實現的願望,那就別延宕,從現在就開始做起!”

敢於冒險嚐試,是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把戰馬牽到磨房

◆文/佚名

從前,有一個國家,連一匹馬都沒有。

這一國的國王,非常憂慮,腦海中幻想著鄰國強大的兵馬,有一天攻打到本國的時候,實在無法應付,於是他下決心,用重金向四處購買駿馬!

如國王的希望,不久買來了500匹高大的駿馬,國王見了,心中非常歡喜,下令叫人加以訓練。

當500匹馬,被訓練得能夠衝鋒陷陣的時候,鄰國對他的態度改變了。建立邦交,互派使節,表現得非常和氣。國王的心中,以為高枕無憂了。

這樣和平的日子,過了幾年之後,國王看到這500匹馬,老是坐吃山空,這一筆經費的負擔,頗為巨大,心中又憂慮起來!

忽然,他靈機一動,歡喜雀躍道:

“何不把這些馬,從事於生產的事業?這樣不就能增加國家財政的收入了嗎?”

於是,下令將這500匹馬牽到磨房去磨米。

這500匹馬,每天就被工人們,用布把眼睛緊緊蒙住,又用鞭子抽打,逼著它們拉著石磨旋轉。起初,這些馬非常不習慣,橫豎亂竄,工人們也感到吃力,但後來,時間一久,500匹戰馬,對拉磨也習慣成自然。

國王一見,更加高興,他快樂地笑道:

“哈哈!這些馬既能保國,又能生產,一舉兩得!”

不久,鄰國突然進兵侵入他的國境,他即時下令召集那500匹馬,準備應戰!國王領著五百騎兵,浩浩蕩蕩向戰場進發,一路上,國王驕傲地想著:“大膽的敵人啊!我有這麼多強壯的兵馬,有何畏懼你們的侵略!你們何不睜開眼看看我那肥碩的馬,你們簡直是來討死的,讓我們的軍隊,殺得你們片甲不留!”走著走著,到了戰場,兩軍交鋒,展開激烈的戰鬥,國王的500匹馬雖很壯碩,但平常都以拉磨旋轉成為習慣,此時和敵軍交戰,仍然不斷地旋轉著,騎在馬上的兵將,一著急,提鞭加緊地抽打著,這樣抽打越快,馬旋轉得也越快。

敵軍見狀大喜,遂驅軍直進,橫殺直刺無不如意,把那國王的馬兵殺得落花流水,全軍覆沒,逃竄而去。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戰馬不是用來拉磨的,拉磨的馬也不能用來打仗。

一個誌在成功的人,必須時刻保持旺盛的鬥誌,在順利的時候,未雨綢繆,不斷進取,這樣,在困難和挫折麵前才能夠勇往直前,直到成功。

從山上取回大海

◆文/佚名

傳說以前有一位印第安酋長,慣於用比賽來考驗部落中的年輕士兵。有一次,他選出4位傑出的青年,對他們說:“我要你們爬出去,爬到自己氣力能耐的極點,然後從山上取來一樣東西作為證物。”

第二天清晨,4位強壯的印第安青年同時出發上山。

半天過後,第一位歸來的,手握針樅一枝,顯示他爬到的高度。第二位帶回一小枝鬆木。過不久,第三位抱著一種生長於高山的灌木報到。

高瞻遠矚,不斷向著更高的目標衝擊的人,比隻顧眼前利益者,能夠領略更美的人生。踏著皎潔的月色,第四位終於踉蹌而歸。他顯然精疲力竭,雙腳早被尖石傷裂。

“你帶什麼回來?爬到多高?”酋長問道。

“我到達的地方,沒有針樅,也沒有鬆木可供遮蔭;沒有沿路的花兒可以驅逐長途跋涉的疲勞,隻有石頭、山雪和荒野。我的腳受傷而皮破,渾身疲憊不堪,我又遲晚回來,但是——”年輕的戰士雙眼發亮起來,“我見到了大海!”

危機就是轉機

◆文/佚名

1910年,一場特大象鼻蟲災害狂潮般地席卷了亞拉巴馬州的棉花田,蟲子所到之處,棉花毀於一旦。那是一幅無比驚心動魄的慘相,棉農們欲哭無淚。災後當然要重建。亞拉巴馬州是美國主要的產棉區,那裏的人們世世代代都種棉花,可現在,象鼻蟲災害使人們認識到僅僅種棉花是不行了。如果僅僅種棉花,爆發了象鼻蟲災害,一年的收成就都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