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根本上說,思維就是為了創造。在人類數千年的文明發展史中,積累了大量把思維能力轉化為創造性的方法,其中簡便易行的幾種方法是:
仿生創造法
生物在億萬年漫長進化中,形成許許多多奇妙的功能。例如,蝙蝠可以感覺到超聲波,在布滿密網的黑屋裏,幾十隻蝙蝠自由穿梭飛行,而不會撞到網上。人類對於蝙蝠的研究發現,蝙蝠是由超聲波來定位和檢測物體的。蝙蝠的喉內發射出去的超聲波信號與物體相遇後被反射回來,由蝙蝠的耳朵接收,據此判定物體的距離。方位。人們正是根據這種“回聲定位”原理發明了雷達。隨著現代生物學的發展,生物的許多鮮為人知的奇特功能被揭示出來,令人驚歎。人類在驚歎之餘,希望從生物的功能機理中受到啟發,創造出更先進的技術。這種模擬生物的機能和結構發出新的技術原理的構思方法,叫做仿生法。
仿生學的發展,給人類的發明創造開辟了更廣闊的前途。人類利用仿生學的發明,打破了人的生命能力的局限。
在遇到一個問題,或者萌發了一個創造性設想以後,怎樣才能想得巧妙,怎樣才能使一個設想變為成熟的方案,自然界、生物界是一個發明設想和技術藍圖的重要源泉。巧妙地運用仿生法,是得到詳細構思的重要方法。
直接模仿法
日本創造學者豐澤豐雄曾說過:仿照、模仿同類性質的事物是對發明非常有益的訣竅,但不會利用這一訣竅的人卻很多。立誌發明的人往往是想創造新事物,他們卻忘記了新舊事物是有聯係的。技術的革新、發明絕大多數時間都表現為有連續性和漸進性的。新事物不能完全拋棄舊事物的所有特點,而隻能是拋棄部分缺點和弱點。在日本有很多人找到豐澤豐雄,請教他如何構思一個新設想,他總是告訴人們,先模仿一個發明家,看他怎樣想。
模仿和獨創是兩個對立的方麵,但往往成功的獨創卻是從模仿開始的。有人說:你想成為世界第一嗎?那麼模仿世界第一就行了。如果你追求高水準,那麼盡快達到高水準的途徑就是模仿高水準。
美國的博維想到這個最簡單的道理。他在1964年創辦了一家跟美國最暢銷的雜誌《花花公子》完全同樣風格的《閣樓》雜誌,並開了一間跟花花公子俱樂部一模一樣的閣樓俱樂部。沒幾年,《閣樓》雜誌的名氣越來越大,銷售量也逐年增多。
萬德爾·菲利浦說:“一切與發明創造有關的事物,都是借來的,美與形也莫不如此。”世界玩具大王路易·馬克斯,是一個發明的能手。他發現要發明一種暢銷的新產品困難,但要推廣一種已有遊戲卻能夠做到。他每年到世界各地考察,了解各民族、各地區的玩具和遊戲。他到台灣看到山裏的孩子常玩一種叫做“悠悠”的玩具,非常有意思,於是他便把這種玩具帶到了西方國家,結果賺了大錢。前幾年他去了南洋,考察當地土著人的遊戲方式,他見有一種套在腰間轉著玩的木圈很有意思,回國後馬上改用塑料製造,並在市場上大量出售這種叫“呼啦圈”的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