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水是宣泄憂傷的

◆文/佚名

那是一個春天,住在紐約的堂娜·克爾珀在房中突然聽到了尖叫聲,她衝了出來,發現兩個兒子都倒在了地上。原來15歲的吉米觸電倒下死亡,16歲的克立福在試圖將弟弟拉起來時也被電流擊倒在地,後來恢複了知覺。

這突如其來的災難使堂娜變得麻木,她幾周都哭不出聲來,即使是在葬禮上她也欲哭無淚。後來,有一天她出去工作,開始覺得頭暈目眩,她說:“最後我走回家,把自己鎖在屋子裏號啕大哭,哭過後我覺得心中沉重的感覺好像開始減輕。”

堂娜在這場喪子災難之後所經曆的,就是“保護人們極度悲傷後意識的第一道防線”。直到自然之力給予她機會,讓她發泄出內心悲痛的時候,她才開始了心理上的康複過程。

允許自己憂傷。一段時間的憂傷情緒是正常的。眼淚並不隻簡單表現出您內心的遺憾,而且還表達出您心中的悲傷和某種情感,而這些悲傷和情感是需要通過某種方式來進行宣泄的。

憤怒

◆文/佚名

坎迪思·布瑞肯的未來充滿陽光,然而有一天她被診斷為急性白血病。醫生說她隻有兩周的存活期。

最初的驚訝過後,她感覺很憤怒。她覺得自己一直誠實、小心地生活著,這種事情不應該發生在她這樣的人身上。

隨後一位醫生告訴她需要安排人來照看她的女兒。

布瑞肯馬上厲聲說:“您居然告訴我要找別的人來撫養我的女兒!”在那一刻,她突然意識到她有非常強大的理由要為她的生命而戰。她的憤怒,激發了她的鬥誌,憤怒幫助她超越悲痛看到了她自己。她成功地做了骨髓移植手術,最終她勝利了!

給憤怒一條通道,它就會乖乖跑掉。憤怒是一種自然的反應,但是要以一種有益於健康的方式發泄出來。

恰當理解您的憤怒將有益於您的康複。

失敗

◆文/佚名

紐約的約翰,傑克斯基幾乎努力了一生終於擁有他夢寐以求的事業——一家股票經紀公司,但是不久,傑克斯基便陷入了嚴重的資金危機之中。

一天早上,他在路上跑步,跑了一段以後,接著又向前跑,在向西慢跑了兩個小時之後.他蹣跚著回到了家。他說:“那時我突然領悟到:我是不能夠從我的麻煩中‘跑出來的’,我唯一應該想到的事情就是——勇敢麵對自己的處境。承認失敗可以說是一件最艱難的事情,但在我今後繼續生活下去之前,我必須麵對它。”

另一個在重大打擊之後,對健康有害的反應是拒絕承認現實。

正視失敗才會贏。失敗是最好的老師。

在乎

◆文/佚名

一個佛陀在旅途中,碰到一個不喜歡他的人。連續好幾天,好長一段路,那人用盡各種方法汙蔑他。

最後,佛陀轉身問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禮物,但你拒絕接受,那麼這份禮物屬於誰呢?”

那人回答:“屬於原本送禮的那個人。”

佛陀笑著說:“沒錯。若我不接受你的謾罵,那你就是在罵自己!”

那人摸摸鼻子走了。

要在乎自己。隻要自己認定了的,別人怎麼想都影響不了我們。若我們一味地在乎別人的想法或說法,就會失去自主權。

欲念

◆文/佚名

在亞洲,有一種捉猴子的陷阱,他們把椰子挖空,然後用繩子綁起來,捆在樹上或固定在地上,椰子上留了一個小洞,洞裏放了一些食物,洞口大小恰好隻能讓猴子空著手伸進去,而無法握著拳頭伸出來,於是猴子聞香而來,將它的手伸進去抓食物,理所當然的,緊握的拳頭便縮不出洞口,當獵人來時,猴子驚慌失措,更是逃不掉。

沒有任何人捉住猴子不放,它是被自己的執著所俘虜,它隻需將手放開就能縮回來。

欲念往往是為自己設陷。心中的欲念使我們放不下,內心的欲望與執著,使我們一直受縛,我們唯一要做的,隻是將我們的雙手張開,放下無謂的執著,就能逍遙自在了。

反省自己

◆文/佚名

有個太太多年來不斷抱怨對麵的太太很懶惰,“那個女人的衣服永遠洗不幹淨。看,她晾在外院子裏的衣服,總是有斑點,我真的不知道,她怎麼連洗衣服都洗成那個樣子……”

直到有一天,有個明察秋毫的朋友到她家,才發現不是對麵的太太衣服洗不幹淨。細心的朋友拿了一塊抹布,把這個太太的窗戶上的灰漬抹掉,說:“看,這不就幹淨了嗎?”

原來,是自己家的窗戶髒了。

善於反省自己才能發現自己。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不足的地方,所以需要借助她人的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