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眉的自由

◆文/佚名

上帝問一隻被囚在籠中的畫眉:“你願意到天堂去嗎?”

“為什麼呢?”

“天堂寬敞明亮,不愁吃喝。”

“可我現在也很好啊。我吃喝拉撒全由主人包辦,風不吹頭雨不打臉,還天天都能聽主人說話唱歌。”“可是你自由嗎?”畫眉沉默了。

於是,上帝以勝利者的姿態把畫眉帶到了天堂。他把畫眉安置在翡翠宮裏住下,便忙著處理各種事務去了。

一年後,上帝突然想起了畫眉,便去翡翠宮看它,他問畫眉:“啊,我的孩子,你過得還好嗎?”

畫眉答道:“感謝上帝,我活得還好。”

“那麼,你能談談在天堂裏生活的感受嗎?”上帝真誠地說。

畫眉長歎一聲,說:“唉,這裏什麼都好,隻是這籠子太大了,怎麼飛也飛不到邊。”

自由的才是自在的。看來,人生若是沒有相互交流和相互欣賞,即使給你天堂,也注定找不到快樂、自由的感覺,更不要說幸福了。

甘美的泉水

◆文/佚名

從前有個人,他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饑渴難忍,瀕臨死亡。可他仍然拖著沉重的腳步,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終於找到了一間廢棄的小屋。這間屋子已久無人住,風吹日曬,搖搖欲墜。在屋前,他發現了一個汲水器,於是使盡全力抽水,可滴水全無。他氣惱至極,忽又發現旁邊有一個水壺,壺口被木塞塞住,壺上有一條紙條,上麵寫著:“你要先把這壺水灌到汲水器,然後才能打水。但是,在你走之前一定要把這壺水裝滿。”他小心翼翼地打開壺塞,果然裏麵有一壺水。

這個人麵臨著艱難的抉擇,是不是該按紙條上所說的,把這壺水倒進汲水器裏?如果倒進去之後汲水器沒汲出水,豈不是白白浪費了這救命之水?相反,要是把這壺水喝下去就能暫保自己的性命。一種奇妙的靈感給了他力量,他決心照紙條上說的做,果真汲水器中湧出了泉水。他痛痛快快地喝了個夠!休息一會,他把水壺裝滿,在紙條上加了幾句話:“請相信我,紙條上的話是真的,你隻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嚐到甘美的泉水。”

忘我者是生存的強者。忘我才能有我。

進退的智慧

◆文/佚名

從前有一個又窮又愚的人,在一夕之間突然富了起來。但有了錢後,他卻不知道如何處理這些錢。

他向一位和尚訴苦,這位和尚開導他說:“你一向貧窮,沒有智慧,現在有了錢,不算貧窮了,可是依然沒有智慧。我勸你進城去,那裏有大智慧的人不少,你出百兩銀子,就會教你智慧之法。”

那人就進了城,逢人便問哪裏有智慧可買。

有位哲人告訴他:“你倘若遇到疑難的事,且不要急著處理,可先朝前走七步,然後再後退七步,這樣進退三次,智慧便來了。”

“‘智慧’就這麼簡單嗎?”那人聽了將信將疑。當天夜裏回家,推門進屋,昏暗中發現妻子居然與人同眠,頓時怒起,拔出刀來就要砍下。

這時他忽然想起白天買的智慧來,心想:何不試試?

於是,他前進七步,後退七步,又前進七步,然後,點亮了燈再看時,竟然發現那與妻子同眠者原是自己的母親。

冷靜生智勝過急中生智。冷靜也是一種智慧。製怒需要冷靜,思考需要冷靜,大凡頭腦發熱,就容易失去理智,意氣用事。有時動火發怒,任由性情,會將人生置於不可追悔的地步。

無知

◆文/佚名

古希臘哲學家芝諾曾經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學生問她的老師:“老師,你掌握的知識比我多許多倍,可是為什麼你對自己的解答總是有點疑惑呢?”老師用手杖在沙土上麵畫了個大圓圈,又畫了一個小圓圈,然後說“大圓圈的麵積代表我掌握的知識,小圓圈的麵積代表你掌握的知識,這兩個圓圈以外的地方就是你和我無知的部分。因為大圓圈比小圓圈麵積大,因而接觸的無知部分也比小圓圈多,這就是我常常懷疑自己的原因。”

知識無邊。無知才能造就我們有知。已知的東西與未知的東西往往成正比。承認自己無知的人,恰恰是真正的智者。

正義

◆文/佚名

瑪麗小姐打開門時,發現一個持刀的男人正惡狠狠地盯著自己。瑪麗靈機一動,微笑地說:“朋友,你真會開玩笑,是推銷菜刀吧?我喜歡,我要一把……”邊說邊讓男人進屋,接著說:“你很像我過去的一位好心的鄰居,看到你真的很高興,你要咖啡還是茶……”

本來臉帶殺氣的歹徒慢慢地變得靦腆起來。他有點結巴地說:“謝謝,哦,謝謝!”

最後,瑪麗真的買下了那把明晃晃的菜刀,陌生的男人拿著錢遲疑了一下走了,在轉身離去的時候,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