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你將改變我的一生!”
邪不壓正,柔能克剛,親善友好,大智大勇可以逢凶化吉,履險如夷,這幾乎是一條不變的真理!
兩種人生
◆文/佚名
從前,有兩個饑餓的人得到了一位長者的恩賜:一根魚竿和一簍鮮活碩大的魚。其中,一個人要了一簍魚,另一個人要了一根魚竿,於是他們分道揚鑣了。得到魚的人原地就用幹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魚,他狼吞虎咽,還沒有品出鮮魚的肉香,轉瞬間,連魚帶湯就被他吃了個精光。不久,他便餓死在空空的魚簍旁。另一個人則提著魚竿繼續忍饑挨餓,一步步艱難地向海邊走去,可當他已經看到不遠處那片蔚藍色的海洋時,他渾身的最後一點兒力氣也使完了,他也隻能眼巴巴地帶著無盡的遺憾撒手人間。
又有兩個饑餓的人,他們同樣得到了長者恩賜的一根魚竿和一簍魚。隻是他們並沒有各奔東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尋大海,他倆每次隻煮一條魚,他們經過遙遠的跋涉,來到了海邊。從此,兩人開始了捕魚為生的日子,幾年後,他們蓋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漁船,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個人隻顧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終將是短暫的歡愉;一個人目標高遠,但也要麵對現實的生活。
成功就是把眼前的事做好。隻有把理想和現實有機結合起來,才有可能成為一個成功之人。有時候,一個簡單的道理,卻足以給人意味深長的生命啟示。
滿意
◆文/佚名
從前,有一位畫家想畫出一幅人人見了都喜歡的畫。
畫畢,他拿到市場上去展出。畫旁放了一支筆,並附上說明:每一位觀賞者,如果認為此畫有欠佳之筆,均可在畫中做記號。
晚上,畫家取回了畫,發現整個畫麵都塗滿了記號——沒有一筆一畫不被指責。畫家十分不快,對這次嚐試深感失望。
畫家決定換一種方法去試試。他又摹了同樣的畫拿到市場展出。可這一次,他要求每位觀賞者將其最為欣賞的妙筆都標上記號。當畫家再取回畫時,他發現畫麵又塗遍了記號,一切曾被指責的筆畫,如今卻都換上了讚美的標記。
沒有百分之百的滿意才是最好的滿意。我們不管幹什麼,隻要使一部分人滿意就夠了。因為,在有些人看來是醜惡的東西,在另一些人眼裏恰恰是美好的。
兩棵樹的命運
◆文/佚名
農夫在地裏種下了兩粒種子,很快它們變成了兩棵同樣大小的樹苗。第一棵樹開始就決心長成一棵參天大樹,所以它拚命地從地下吸收養料,儲備起來,滋潤每一枝樹幹,盤算著怎樣向上生長,完善自身。由於這個原因,在最初的幾年,它並沒有結果實,這讓農夫很惱火。相反另一棵樹,也拚命地從地下汲取養料,打算早點開花結果,並且它做到了這一點。這使農夫很欣賞它,並經常澆灌它。
時光飛轉,那棵久不開花的大樹由於身強體壯,養分充足,終於結出了又大又甜的果實;而那棵過早開花的樹,卻由於還未成熟時,便承擔起了開花結果的任務,所以結出的果實苦澀難吃,並不討人喜歡,相反卻因此而累彎了腰。老農詫異地歎了口氣,終於用斧頭將它砍倒,當作木柴燒了。
“欲速則不達”。急於求成的結果隻會導致過早的失敗,所以我們要甘於寂寞,注重自身能力的積累,厚積薄發,一旦時機來臨,自然會水到渠成。
女孩兒的美夢
◆文/佚名
一個女孩兒在清晨拿著擠好的牛奶到街上去賣。
在這之前女孩兒已經去街上賣過很多次牛奶了,所以對於上街的路線、市場的地點,以及如何賣個好價錢都相當清楚。她和以往一樣,把牛奶罐頂在頭上,走在通往市區的路上。
天空晴朗,涼風輕柔地吹拂著麵頰,女孩兒卻對這一切無動於衷。她的心早就飛到了繁華熱鬧的大街上,滿腦子想的都是賣完牛奶後的打算。那時候,她的手上會有一筆錢,往常她總會在賣完牛奶後到市場上買各種各樣的小東西,這是女孩兒最大的樂趣。
一想到那些形狀特別的水果、香甜可口的甜點,還有色彩鮮亮的布料,女孩兒就開心無比。她想像著在市場上閑逛的輕鬆自在,心裏快活極了,這可是她那些居住在鄉村裏的夥伴們無法享受到的。
“對了,甜點鋪的隔壁有賣漂亮的圍巾,今天去那裏瞧一瞧,或許會找到花色美妙的圍巾。圍上那條圍巾到街上的廣場走一走,別人肯定認為我是城市出身的女孩兒或者是好家庭出身的女孩兒。也許會有人跟我搭訕,那時候該怎麼辦?如果那個人長得不怎麼樣,我就隻報以淺淺的微笑,直接拒絕。如果那個人很英俊,家世看來也不錯,我要怎麼辦呢?如果那個人問我要不要參加今天晚上的舞會,還伸出手來邀請,我又怎麼辦呢?在那樣的情況下,我即使想接受,也要先隔一點時間,然後才嫣然一笑,給予答複。我必須做出千金小姐的模樣,稍微屈膝,點頭致意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