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畢業時和入校時沒有什麼區別。

著名棋手的兩個學生

◆文/佚名

有兩個青年人想學下棋,他們聽說奕秋是全國最有名的棋手,就相約著一起來到奕秋這裏,拜奕秋為師學下棋。奕秋對這兩個學生的講授內容和要求是一樣的。

但是,由於這兩個學下棋的青年人學習時用心程度不一樣,最後學習的結果也就不一樣。

其中一個人學下棋時專心致誌地聽奕秋講解下棋的基礎理論與技巧,因為他聽講時思想集中,學得很快,懂得也越來越多,下棋的技藝也逐漸掌握了,後來成了一名出色的棋手;而另一個下棋的青年則不同,每次當奕秋講下棋的技藝時,他雖然也坐在那裏聽,可是思想卻開了小差,總覺得要有大天鵝飛過來了,等到天鵝快要飛到眼前時就要準備好弓和箭了。他總是在想當天鵝飛近後該如何拿弓,如何搭箭,又要如何瞄準,然後再怎樣放箭,才能射中最美麗的天鵝。這個青年雖然也和前一個青年一樣在學習下棋,但由於他老是思想不集中,而是沉浸在自己的遐想之中,結果可想而知,最後自然是一事無成,怏怏而歸,這個青年比那個青年的資質差嗎?當然不是。

不管是學習還是幹其他任何事情,都必須專心致誌;如果心不在焉、三心二意,是什麼事情也學不會、幹不好的。

兩個愛畫畫兒的孩子

◆文/佚名

萊格和比爾是兩個愛畫畫兒的孩子。

比爾的媽媽給兒子一疊紙、一捆筆,還有一麵牆。

她告訴他:“你的每一張畫都要貼在牆上,給所有來我們家的客人看。”

萊格的媽媽給兒子一疊紙、一捆筆,還有一個紙簍。

她告訴他:“你的每一張畫都要扔在這個紙簍裏,無論你自己對它滿意還是不滿意。”

三年以後,比爾舉辦了畫展:一牆的畫,色彩鮮亮,構圖完整,人人讚揚。

萊格沒法展覽,一紙簍的畫,滿了就倒掉,所有的人都隻看到他手頭尚未畫完的那一張。

十年以後,人們對比爾一牆一牆地展覽的畫已不感興趣;萊格的畫卻橫空出世,震驚了畫壇。

人們把比爾貼在牆上的畫揭下來。

功到自然成。學習要先打好基礎,一步一個腳印,厚積薄發,才能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扔進了紙簍;又將萊格扔在紙簍裏的畫拾出來,貼在牆上。

難度超高的樂譜

◆文/佚名

伍德是音樂係的學生,這一天,他走進練習室。在鋼琴上,擺著一份全新的樂譜。

“超高難度……”伍德翻動著樂譜,喃喃自語,感覺自己對彈奏鋼琴的信心似乎跌到了穀底,消靡殆盡。

已經3個月了!自從跟了這位新的指導教授之後,不知道為什麼教授要以這種方式整人。

伍德勉強打起精神,他開始用手指奮戰、奮戰、奮戰……琴音蓋住了練習室外教授走來的腳步聲。

指導教授是個極有名的鋼琴大師。授課第一天,他給自己的新學生一份樂譜。“試試看吧!”他說。

樂譜難度頗高,伍德彈得生澀僵滯、錯誤百出。

“還不熟,回去好好練習!”教授在下課時,這樣叮囑學生。

伍德練了一個星期,第二周上課時正準備讓教授測試,沒想到,教授又給了他一份難度更高的樂譜,“試試看吧!”上星期的課,教授提也沒提。

伍德再次掙紮於更高難度的技巧挑戰。

第三周,更難的樂譜又出現了。

同樣的情形持續著,伍德每次在課堂上都被一份新的樂譜所困擾,然後把它帶回去練習,接著再回到課堂上,重新麵臨兩倍難度的樂譜,卻怎麼樣都追不上進度,一點也沒有因為上周的練習而有輕車熟駕的感覺。伍德感到越來越沮喪和氣餒。

教授走進練習室。

伍德再也忍不住了,他必須向鋼琴大師提出這幾個月來自己承受的巨大壓力。

教授沒開口,他抽出了最早的那份樂譜,交給伍德,“彈彈看!”他以堅定的目光望著學生。

不可思議的結果發生了,連伍德自己都驚訝萬分,他居然可以將這首曲子彈奏得如此美妙、如此精湛!教授又讓伍德試了第二堂課的樂譜,學生依然呈現超高水準的表現……演奏結束,伍德怔怔地看著老師,說不出話來。

“如果,我任由你表現最擅長的部分,可能你還在練習最早的那份樂譜,就不會有現在這樣的程度……”

鋼琴大師緩緩地說。

為了追求高深的學問、精湛的技術,在學習中,你必須承受壓力,才能不斷挖掘潛力,提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