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名利亦為名利所累。名與利是多少人的捆綁、多少人的心結?我們被教育要爭氣、要出頭,但是爭氣出頭的,不過是少數人,沉默的大眾畢竟還多數。想一想,有那麼多人都和你我一樣,不也是很興奮的一件事嗎?

絕地

◆文/佚名

一輛載滿乘客的公共汽車沿著下坡路快速前進著,有一個人在後麵緊緊地追趕著這輛車子。一位乘客從車窗中伸出頭來對追車子的人:“老兄!算啦,你追不上的!”“我必須追上它,”這人氣喘籲籲地說:“我是這輛車的司機。”

力挽狂瀾才能絕處逢生。有些人必須非常認真努力,因為不這樣的話,後果就十分悲慘了!然而也正因為必須全力以赴,潛在的本能和不為人知的特質終將充分展現出來。

權威

◆文/佚名

小男孩兒問爸爸:“是不是做父親的總比做兒子的知道得多?”

爸爸回答:“當然啦!”

小男孩兒問:“電燈是誰發明的?”

爸爸:“是愛迪生。”

小男孩兒又問:“那愛迪生的爸爸怎麼沒有發明電燈?”

自封的權威是最虛弱的。很奇怪,喜歡倚老賣老的人,特別容易栽跟鬥。權威往往隻是一個經不起考驗的空殼子,尤其在現今這個多元開放的時代。

做事

◆文/佚名

老和尚問心愛的兩個徒弟:“怎麼樣才能讓貓乖乖地去吃辣椒?”

徒弟都愣了,心想貓是不吃辣椒的,也絕不可能乖乖地去吃辣椒啊!

大徒弟說:“最好的辦法就是灌!捏著鼻子往嘴裏灌,它就吃了。”

二徒弟說:“依我看,還是餓它三天,然後把辣椒拌到魚肉飯裏。”

老和尚還是搖頭。

“那麼師父您老人家有什麼高見呢?”

“很簡單嘛,你把辣椒水塗到貓屁股上麵。貓屁股辣,不得不舔。”

許多時候,我們也像這隻不吃辣椒卻又乖乖地吃辣椒的貓一樣:敬酒不吃吃罰酒。不要等到事情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時才硬著頭皮去做。對任何事情,不要拈輕怕重,而要自覺去做。

電梯間的鏡子

◆文/佚名

在一次電視台的綜藝節目中,主持人正在向嘉賓提問:“電梯裏常會有一麵鏡子,這鏡子是幹什麼用的呢?”

那些嘉賓紛紛回答:“用來檢查一下自己的儀表。”

“用來看看後麵有沒有跟進了不懷好意的人。”

“用來擴大視覺空間,增加透氣感。”

在一再啟發而仍不能說出正確答案時,主持人終於說出了非常簡單的道理:“肢殘人搖著輪椅進來時,不必費神轉身,就可以從鏡子裏看見樓層顯示燈。”嘉賓們都顯得有點尷尬,其中一位抱怨說:“我們怎麼沒有想到這一點呢?”

集思才能廣益。我們考慮問題時常常會海闊天空,但不幸的是,無論思路如何開闊,我們往往還是從自己出發的。

勇氣

◆文/佚名

有個病人的子宮裏長了瘤子,給她開刀的是一位名醫。可偏偏名醫也有誤診的時候,下刀以後,豆大的汗珠就冒上了他的額頭:子宮裏長的不是腫瘤,是個胎兒。

名醫陷入了痛苦的掙紮:要麼繼續下刀,硬把胎兒拿掉,然後告訴病人,摘除的是腫瘤;要麼立刻把肚子縫上,然後告訴病人,看了幾十年的病,這回他居然看走了眼。

三秒鍾的內心掙紮,名醫渾身濕透。三十分鍾後他從手術室回到了辦公室,靜待病人的蘇醒。“對不起。”

隻見他站在病人的床前說,“太太,請原諒,是我看錯了眼,你隻是懷孕,並沒有長瘤子,所幸及時發現。孩子安好,你一定能生一個可愛的小寶寶!”

病人和家屬全驚呆了。然後,病人家屬突然衝了上去,抓住名醫的領子吼道:“你這個庸醫,什麼東西!”

有朋友笑這位名醫:“為什麼當時你不將錯就錯?說它是個腫瘤,又有誰知道!”名醫淡淡一笑:“可是我知道!”

無私者無畏。為自己的身家名譽去拚命的人算不得大勇,不顧自己的身家名譽而去維護真理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

拳王爭霸

◆文/佚名

在一場激烈的拳擊賽上,穿紅色短褲的紅方和穿白色短褲的白方,在拳擊台上全力爭奪拳王的寶座。

第一回合打下來,幾乎是一麵倒的局麵。紅方選手隻顧著招架,勉強應付著白方選手淩厲的攻勢,幾乎沒有出手的機會,如此這般地支撐到鍾響。紅方選手退到角落,不待教練開口,便立即向教練解釋自己的戰略。

他告訴教練不用急,他的防守十分嚴密,隻要等待合適的時機,白方選手一有破綻露出來,便可立即用重拳擊倒對方。

第二回合的情況與第一回合大同小異,但紅方選手的防守似乎較第一回合來得困難,而對手的攻勢亦隨之更加猛烈,破綻似乎尚未出現。

第三回合、第四回合、第五回合過去,紅方選手的劣勢絲毫未變。鍾響後,紅方選手退回角落休息,不待他開口,教練終於忍不住了,“得了,幹脆你明白告訴我,你是想拿冠軍,還是想角逐諾貝爾和平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