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生的競賽猶如拳王爭霸,請問您想拿冠軍,還是期望角逐和平獎呢?

或許我們可以有許多的理由和借口,永遠在等候下一次更佳的機會,好讓自己得以奮力一擊。但往往更常見到的結果是:終此一生抱怨,懷才不遇,而讓自己和家人過著平淡無奈的一般生活。

愛心

◆文/佚名

這是發生在英國的一個真實故事。有位孤獨的老人,無兒無女,又體弱多病。他決定搬到養老院去。老人宣布出售他漂亮的住宅。購買者聞訊,蜂擁而至。住宅底價8萬英鎊,但人們很快就將它炒到了10萬英鎊。價錢還在不斷攀升。老人深陷在沙發裏,滿目憂鬱,是的,要不是健康情形不行,他是不會賣掉這棟陪他度過大半生的住宅的。

一個衣著樸素的青年來到老人眼前,彎下腰,低聲說:“先生,我也好想買這棟住宅,可我隻有1萬英鎊。可是,如果您把住宅賣給我,我保證會讓您依舊生活在這裏,和我一起喝茶,讀報,散步,天天都快快樂樂的——相信我,我會用整顆心來照顧您!”老人頷首微笑,把住宅以1萬英鎊的價錢賣給了他。

愛是每個人一生都做不完的作業。記住,假如你家的窗戶是玻璃的,就別用石頭砸鄰居家的窗。

專長

◆文/佚名

有個魯國人擅長編草鞋,他妻子擅長織白絹。他想遷到越國去,友人對他說:“你到越國去,一定會貧窮的。”“為什麼?”“草鞋,是用來穿著走路的,但越國人習慣於赤足走路;白絹,是用來做帽子的,但越國人習慣於披頭散發。你們雖然有長處,卻要遷到用不著你們的地方去,這樣,要使自己不貧窮,難道可能嗎?”

一個人要發揮其專長,就必須適合社會環境。如果脫離社會環境,其專長也就失去了價值。因此,我們要根據社會的需要,決定自己的行動,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專長。

尊重

◆文/佚名

一隻四處漂泊的老鼠在佛塔頂上安了家。佛塔裏的生活實在是幸福極了,它既可以在各層之間隨意穿越,又可以享受到豐富的供品。它甚至還享有別人所無法想像的特權,那些不為人知的秘笈,它可以隨意咀嚼;人們不敢正視的佛像,它可以自由休閑;興起之時,甚至還可以在佛像頭上留些排泄物。

每當善男信女們燒香叩頭的時候,這隻老鼠總是看著那令人陶醉的煙氣,慢慢升起,它猛抽著鼻子,心中暗笑:“可笑的人類,膝蓋竟然這樣柔軟,說跪就跪下了!”有一天,一隻餓極了的野貓闖了進來,它一把將老鼠抓住。“你不能吃我!你應該向我跪拜!我代表著佛!”這位高貴的俘虜抗議道。“人們向你跪拜,隻是因為你所占的位置,不是因為你!”野貓譏諷道,然後,它像掰開一個漢堡包那樣把老鼠掰成了兩半。

要想讓別人尊重你,你就要有值得別人尊重的地方。

良言

◆文/佚名

老牧師唐納先生對神學家很不以為然。一天,唐納和助手應邀出席神學院的年會。席間,各位學者引經據典,口若懸河。會後,院長問唐納覺得學者們的講演如何。

唐納先生說,“他們的話句句都是智慧的珍珠。”院長聽了十分開心。

回家的路上,助手忍不住問唐納先生:“您總說那些學者教條刻板,怎麼今天竟恭維起他們來了?”

“我說的是事實,並沒恭維他們,”老牧師回答,“他們的話都是金玉良言,流光溢彩如珍珠。但他們所研究的智慧,在荒漠中不能為人解饑渴,在困苦時不能助人一臂之力,在泥土裏不能生根發芽,不是珍珠,是什麼?”

珍珠為何無用?隻有智慧者才能回答這個問題。當我們懂得許多的金玉良言之後,但並不把這些金玉良言放到現實的土壤裏去播種,用汗水去催生它,那麼,我們知道的金玉良言就隻能是無用的珍珠。

寫在沙子上的字

◆文/佚名

阿拉伯傳說中有兩個朋友在沙漠中旅行,在旅途中他們吵架了,一個還給了另外一個一記耳光。被打的覺得受辱,一言不語,在沙子上寫下:“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他們繼續往前走,直到到了沃野,他們才決定停下。被打巴掌的那位差點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起來了。被救起後,他拿了一把小劍在石頭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一旁好奇的朋友問說:“為什麼我打了你以後你要寫在沙子上,而現在要刻在石頭上呢?”

他笑笑回答說:“當被一個朋友傷害時要寫在易忘的地方,風會負責抹去它;相反,如果被幫助,我們要把它刻在心裏的深處,那裏任何風都不能抹滅它。”

記住他人的好處,你就會得到更多的恩愛。朋友的傷害往往是無心的,幫助卻是真心的,忘記那些無心的傷害;銘記那些對你真心的幫助,你會發現這世上你有很多真心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