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我來了(1 / 3)

譙縣(今安徽亳州附近),是譙郡的治所,城池高大,守備森嚴,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乃是晉國最前沿的核心支撐點之一,甚至是最關鍵的要害之地。

譙郡和徐州彭城這兩個點,對於晉國來說格外重要。北府軍將領劉牢之,奉命在此地屯紮了一萬勁卒,無論鮮卑慕容大軍如何挑釁,勾引,放假消息,都紋絲不動。

之後劉牢之被調走,跟著一起走的還有謝玄和他麾下新編練的軍隊,北上增援退到任城的謝石,於是譙郡防衛空虛。

那時候司馬聃還沒死,朝局處於一個動態穩定期,於是江灌這個人,作為晉國朝廷用來鞏固防線的主將,被安排到了譙郡。

江灌是誰?為什麼會是他?追究其原因,這就有些意思了。

江灌,字道群,陳留人,西晉吳郡太守江瞢之子,出身名門。

其人剛正不阿,這是其次,最主要的是這家夥跟桓溫,跟謝奕,都有仇!

他的性格就像是茅坑裏的石頭,又臭又硬,偏偏你又拿他沒什麼辦法。這樣一個人出現在這麼關鍵的位置,也能看出來,中樞很多人對桓溫與謝氏的爭鬥,有些不滿。

非常微妙的權力平衡,不是你的人,也不是我的人,而是你我都討厭又無法拉攏的人。

第一點,江灌有才,文的武的都會,第二點,他與目前爭鬥的兩派都交惡,第三點是附帶的,江灌的兒子叫江績,有才幹,很會打仗,上陣父子兵,聯合起來威力更強。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江家父子皆賢,還是很有實力的。

京口又編練了一支新軍,練兵的人是人稱“江左獨步王文度”的王坦之。不知是因為什麼原因,這支軍隊就順便送到譙郡,到了江灌手裏,這支力量,在晉國的派係色彩很淡。

或許其中將領由於出身不同各有立場,但從最高指揮的身份看,他們要聽的,還是朝廷的“政令”。也就是說,朝廷的正式命令說什麼,江灌就會帶著人做什麼。

不過此時此刻,在譙縣府衙的後院中,江灌正在和一個他本不該見麵的人在一起,還一邊喝酒,一邊聊天十分愜意的樣子。

“會稽(今紹興)亦有女兒紅,但比起你的酒來,似乎差點意思。投其所好,事半功倍,老夫算是被你說服了。

說說看,你為什麼相信我會見你?”

江灌對麵坐著的是一位白衣飄飄的青年,留著修剪整齊,俊朗中帶著成熟穩重,還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氣度,讓人不敢輕視。

“你讓我和我小隊人馬入城,本身就已經說明了態度。再加上你對你兒子寄予厚望,當然不希望他像你一樣,立於寒風之中。雖然挺拔堅韌,但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啊。

你做事雖然無愧於心,但混得好還是不好,心裏能沒點數麼?”

說話的正是趙川,他一路帶著小隊人馬晝伏夜出,悄悄的進村,就是為了掩人耳目的進入譙郡,跟譙縣(郡治所在)裏的譙郡太守,好好談談人生理想。

本以為江灌是個硬骨頭,沒想到對方看著矜持,實際上卻是意外的好說話。

“你說得對,老夫天不怕地不怕,但是我有後人。哪怕他也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一個人,他還有後人,豈能世世代代過這樣被人打壓的生活?

若是讓我可以粉身碎骨來庇佑江家子孫後代的安寧與前程,又有什麼事情不能做呢?”

隻要是人,就會有需求,就不會對任何事情都無動於衷,哪怕他連死都不怕。

曆史上,江灌的兒子江績,跟他爹一樣慘,一樣的才華橫溢,一樣的被人打壓,一樣的剛正不阿,一樣的沒有出頭之日。

江灌這個“貞潔烈婦”,麵對趙川砸出來的條件,最終還是乖乖的“洗白白”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更何況桓溫取而代之的意圖已經無需隱藏。等天地變色,一切都晚了。從龍之功,是最大也是最容易的功勞,何樂不為呢?”

趙川喝了一口女兒紅,砸吧砸吧嘴,就是喝不習慣黃酒,不過誰讓江灌在江左呆了那麼久呢,人家就喜歡這種調調啊,你給他喝燒刀子,人家還嫌棄你的酒粗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