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辭別人世二十多天後,從“海外”寄來了她的第一封家書,信封上貼著郵票,不加郵戳,隻有背麵注有日期。我按照這個日期把信拆開,念給我們的雯雯聽:
心愛的寶貝兒,我的小雯雯:你想媽媽了嗎?媽媽也想雯雯,每天都想,媽媽是在國外給雯雯寫信,還要過好長時間才能回家。我不在的時候,雯雯聽爸爸的話了嗎?聽阿姨的話了嗎?
最後一句是:“媽媽抱雯雯。”
這些信整整齊齊地包在一方香水手帕裏,共有17封,每隔幾個星期我們就可以收到其中的一封。信裏愛珍交代我們按季節換衣服,換煤氣的地點,以及如何根據孩子的發育補充營養等等。讀著它們,我的眼眶總是一陣陣的發潮。
愛珍的溫柔話語和口吻往往能使雯雯安安靜靜地坐上半個小時。逐漸地,我和孩子一樣產生幻覺,感到妻子果真是遠在日本,並且習慣了等候她的來信。
第九封信,愛珍勸我考慮為雯雯找一個新媽媽,一個能夠代替她的人。“你再結一次婚,我也還是你的妻子。”她寫道。
一年之後,有人介紹我認識了現在的妻子雅麗。她離過婚,氣質和相貌上都與愛珍有相似之處。不同的是,她從未生育,而且對孩子毫無經驗。我喜歡她的天真和活潑,唯有這種性格能夠衝淡一直籠罩在我心頭的陰影。我和她談了雯雯的情況,還有她母親的遺願。
“我想試試看,”雅麗輕鬆地回答,“你領我去見見她,看她是不是喜歡我。”
我卻深懷疑慮,斟酌再三。
四月底,我給雯雯念了她媽媽寫來的最後一封信,拿出這封信的時間距離上封信相隔了6個月之久。
親愛的小乖乖:
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媽媽的學習已經結束了,就要回國了,我又可以見到你爸爸和我的寶貝兒了!你高興嗎?這麼長時間了,雯雯都快讓媽媽認不出來了吧?你還能認出媽媽嗎?
……
我注意著雯雯的表情,使我忐忑不安的是,她仍然在專心一意地為狗熊洗澡,仿佛什麼也沒有聽到。
我欲言又止。忽然想起雯雯已經快3歲了,她漸漸地懂事了。
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日,我陪著雅麗來到家裏。
“雯雯”,此刻我能感覺到自己聲調的顫抖,“還不快看是不是媽媽回來了?”
雯雯呆呆地盯著雅麗,尚在猶豫。謝天謝地,雅麗放下皮箱,迅速走到床邊,攏住了雯雯:“好孩子,不認識我了?”
雯雯臉上表情瞬息萬變,由驚愕轉向恐懼,我緊張地注視著這一幕。接著……發生了一件我們沒有預料到的事。孩子丟下畫報,放聲大哭起來,哭得臉麵通紅,她用小手拚命地捶打著雅麗的肩膀,終於喊出聲來:“你為什麼那麼久才回來呀!”
雅麗把她抱在懷裏,孩子的胳膊緊緊攬住她的脖子,全身幾乎痙攣。雅麗看了看我,眼睛裏立刻充滿了淚水。
這一切都是孩子的母親一年半前掙紮在病床上為我們安排的。
母親總是想為我們安排好一切,無論是她生前的還是身後的,她不放心的永遠是她最疼愛的孩子。即便她有一天不在我們身邊了,但我們依然能夠感受到她濃濃的愛包圍著我們。
幸福午餐
◆文/薛峰
曾經有好多年,當我打開飯盒吃午餐時,都會覺得那是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刻。
媽媽的烹調手藝十分高超,哪怕隻是一種簡單的蔬菜,都會弄得有滋有味。於是每天中午當我享用著美味的午餐時,都會感到無比幸福。那時家裏並不富裕,媽媽卻盡心盡力照顧我正在成長的身體,調換著花樣兒給我安排飯菜,讓我吃得既舒服又可口。有些時候,飯菜中還會多一個炸雞蛋或一塊肉,一起吃飯的夥伴們常被色香味誘惑,伸過勺子到我的飯盒裏麵“淘金”。
然而,孩童時代的心是多麼不體諒母親的含辛茹苦啊。記得一個冬天的中午,我們班上一位家境富裕的孩子捧著飯盒向大家炫耀,說是自己想吃什麼家裏就給做什麼,冬天還能吃上西紅柿炒雞蛋呢!當時,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望著他飯盒裏金燦燦紅彤彤的美味咽著口水,要知道那時候能在冬季吃到西紅柿實在是一種奢侈!晚上回到家,我把白天的事講給媽媽聽,結尾還加上自己的感歎:要是我也能吃上西紅柿炒雞蛋該有多幸福啊!
事隔兩天後的中午,當我打開飯盒的一刹那,被那一盒金燦燦紅彤彤的東西驚呆了。那個中午,我捧著飯盒坐在無人的角落,一種強烈的自責與不安彌漫了我的心,在以後的許多日子裏,我曾一遍又一遍地想象著媽媽在寒風中逡巡於菜市場尋找西紅柿的情景。而為了這一餐奢侈的飯菜,她會在以後的幾天裏加倍地精打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