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寵冠後宮(2 / 3)

武媚娘忙說:“臣妾情願侍候娘娘左右,報效娘娘的大恩大德。”

王皇後扶起媚娘,拉著她的手,親熱地說:“哀家已替姐姐安排好了。”忙令侍女:“快送武才人到左房去歇息!”

高宗聽內侍說媚娘已接到正宮,忙匆匆散朝,徑直往正宮去了。當夜王皇後為武氏接風,為皇上與武氏圓房。武則天推辭不被答允,即與高宗相聚一宵,恩愛自不必說,高宗不勝之喜。每日朝罷,就回正宮。但武則天力勸皇上多理皇後,不要再到她自己這裏來。皇後得知很是滿意。就在高宗麵前極力稱讚武氏之賢,勸高宗給武則天一個名分,以籠絡武則天,讓蕭淑妃坐冷板凳。

盡管唐高宗對王皇後主動提議接武則天入宮的真正意圖並不十分明白,但對接回武則天卻是十分合他的心意,是完全讚同的,於是武則天再次入宮。至於武則天何時二次進宮,唐代史書並沒有明確記載,宋人司馬光的《通鑒》也隻是在公元654年塒此事做了一個綜述,在時間上也含糊其辭。這就給後人留下了一個疑惑。因此,有人認為是在公元651年,有人認為是在公元653年,可據信,其理由一是自公元650年七月唐高宗去感業寺行香回宮後,侍女就把“武氏泣,上亦泣”的事情報告了王皇後,為了用武則天離間高宗與蕭淑妃,王皇後暗中令武則天留發,準備回宮,其間為時不會過長,一年左右的時間就可以了;其二是高宗與武則天所生的第一個皇子李弘是在公元652年下半年,武則天不會在感業寺懷孕並生子的。據此可以推斷,武則天二次入宮的時間當在公元651年。

武則天被接入皇宮後,並沒有立即加封什麼女官,而是先做王皇後的侍女。這時已二十八歲的武則天曆經滄桑,閱曆豐富,在政治上逐漸變得成熟起來。她對王皇後感恩戴德,平時“卑顏屈膝”,畢恭畢敬,大獻殷勤,事事使王皇後稱心如意,因此很快博得了王皇後的寵愛,所以她多次在高宗麵前說武則天的好話。高宗本來就對武則天十分恩寵,隻是有礙於王皇後。現在既然得到了王皇後的讚許,於是便封武則天為昭儀。昭儀在女官中為正二品,地位僅次於後妃,名列九嬪之首。

武昭儀已在後宮裏生活了十幾年,十分熟悉後宮的情況,王皇後與蕭淑妃的爭寵風波,自然逃不過她的眼睛。此時王皇後寵衰,蕭淑妃得寵,當然與武昭儀也有利害關係。因為在後宮中,一妃的得寵承歡,就意味著其他妃嬪的愛弛寵衰。如果不改變蕭淑妃的受寵地位,王皇後會進一步失寵是小事,而自己不能得寵卻是大事。因此在情場的鬥爭中,她自然會站在王皇後的一邊,與王皇後結成了統一戰線,通力合作,以打敗蕭淑妃。於是她與王皇後一起,極力詆毀蕭淑妃。

蕭淑妃坐了一段時間的冷板凳,就有點坐不住了,有時見到皇後,見她已不像往日那樣惱怒的樣子,而是一派得意滿足的神情,對自己一臉的嘲弄和蔑視。她想:皇上一定到正宮裏去了,一打聽才知道,皇後把個尼姑叫武媚娘的女人接到正宮裏去了,而且同自己一樣有了身孕。怪不得皇上每晚宿在正宮,原來皇後找了個會下蛋的母雞做替身,她倒要看看這個武媚娘是個什麼妖媚樣兒,於是便到正宮去拜訪。她罵王皇後是不會下蛋的母雞,是因為王皇後一直沒有生育,而她生了兩個女兒,現在又有了身孕,她為此很是得意。

皇後一聽蕭淑妃來到,就說道:“我正想要看看這個賤婢現在是個怎樣的落魄失魂的樣子,她倒自找上門來了。”武則天入宮後,已漸知後妃爭寵的究竟,也知道了自己在其中的用處。她是偏向皇後的,因為不是皇後,她進不了宮。但她沒弄清蕭淑妃這個人,所以不想貿然觸犯,就沒有發話,隨著皇後走出去迎蕭淑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