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高宗好意從正麵告誡他,不要讓其子、婿等親屬胡作非為。不料李義府聽了以後,不但不反省自律,反而勃然大怒,氣呼呼地質問高宗這是誰告訴陛下的。高宗見他如此蠻橫無禮,也十分氣憤地說:“但我言如是。何須問我所從得耶!”
李義府雖見高宗有些惱怒,卻一點兒也不在乎,反而若無其事一樣,“殊不引咎,緩步而去”。
也活該李義府倒黴。這時恰巧有個叫杜元紀的陰陽先生,說李義府居宅有“獄氣”,當積累二十萬緡錢。才能鎮壓這刑獄之氣。李義府信以為真,急忙千方百計。大肆搜刮,以湊足二十萬緡錢,結果鬧得群議鼎沸。
時李義府正遇有母喪。朝廷每月初一、十五給兩天哭喪假,但他不在家哭喪守靈,卻常常脫去官服,換上平民服裝,與杜元紀悄悄地來到長安城東,登上古墳,觀察風水。雖然他行動詭秘,但還是被人發覺了。有人告發他鬼鬼祟祟,行蹤可疑。說也湊巧,他的兒子李津,時任右司議郎,借其父權勢,私下召回長孫無忌的孫子長孫延,從中受賄七百緡,讓長孫延做了司津監官。此事也被右金吾倉曹參軍楊行穎告發。
李義府自以為背後有武後撐腰,無人敢把他怎麼樣,所以並不把這些事放在心上。大概這一次唐高宗執意要懲治李義府,而武後心有餘而力不足了。高宗下令將李義府逮捕入獄,由司刑太常伯劉祥道與禦史、大理寺的官員共同審理這一案子,並由司空李勣總監其事。經過審查,罪證確鑿無疑,三天之後,即下詔罷免李義府的一切官爵,遠流雋州(今四川西昌市),其諸子、女婿也都罷掉了官職,流放到庭州。高宗除了朝廷中的一大禍害,真是大快人心,“朝野莫不稱慶”。
這次唐高宗不顧武後的意見,決心要嚴懲李義府,故將他流放後,規定即使遇到大赦,他也不在赦免之內。因此,李義府被流放到雋州之後,再也沒有生還的希望,不久便憂鬱成疾,很快命歸西天了。隻是過了三十年以後,武則天做了皇帝,思念他詡讚皇後有功,追賜他為揚州大都督,還賜李義府之子左千牛衛將軍李湛實封三百戶。
引起高宗對武後強烈不滿的還有一件事,就是韓國夫人的暴卒。原來武士彠續娶楊氏後共生了三個女兒,長女嫁給賀蘭越石,次女是武則天,三女兒嫁給郭孝慎早死。後來賀蘭越石也亡故,賀蘭氏在家守寡。武則天立為皇後,大姐賀蘭氏被封為韓國夫人。韓國夫人因武後的關係,經常出入六宮,並在宮內也有居宅。時韓國夫人雖過不惑之年,仍楚楚動人,風姿不減當年,因此很快得到了高宗的寵幸,這種風流韻事當然會傳入武後的耳朵裏。於是過了不久,韓國夫人就突然死去,而且死因不明。高宗眼看著自己所寵幸的美人就這樣不明不白地死去,在悲慟之餘,揣知此事一定是武後所為,心裏對她更是怨恨不已。
武後的“專作威福”,韓國夫人的暴卒,使唐高宗達到了難以容忍的地步。真是無巧不成書。公元664年十月,有個術士叫郭行真,與武後關係較為密切,時常出入後宮。這時已死去的王後、蕭妃仍是陰魂不散,在武後麵前時常出現她二人變成厲鬼作祟的幻覺。武後便讓郭行真施展其法術,作“厭勝”活動。這種稱為旁門左道的妖術是皇室最忌諱的事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