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隴上爭糧(1 / 2)

公元230年,諸葛亮大軍四出祁山,被司馬懿用反間計令蜀主劉禪將大軍召回。諸葛亮平白無故地失去了一次進軍中原的機會;但他不願就此罷休,仍積極籌劃。第二年春天,他再領大兵十萬,五出祁山,討伐中原。

蜀軍入侵的消息很快便送到了魏國首都洛陽。曹睿心想:現在大將軍曹真已死,隻有司馬懿一人可以抵擋蜀兵的進攻了。傳詔請司馬懿立即上殿商議軍機大事。司馬懿也早知皇上的意圖,主動說道:“皇上,過去每次抵抗蜀軍,總是由曹真為主帥,現在曹真已經去世,我願意獨立承擔起這份重任來!”司馬懿想:過去曹真為主帥,總是吃敗仗,幸虧我及時補救,才勉強保住了國土。說是曹真為主,實際上也是我獨力支持下來的。現在曹真死了,這副擔子毫無疑問地落在我的肩上,我不如主動請求,倒顯得我忠心耿耿。再說,我如果不主動擔當重任,假如皇帝派一個草包來當主帥,最後還是要我來收拾殘局。因此,司馬懿不等曹睿開口,便主動承擔起抗蜀的大任。曹睿看司馬懿這麼爽快,非常高興,說:“我請你來,正是這個意思!”便封司馬懿為大都督,總領各路兵馬。凡是抗擊蜀軍入侵的一切事情,都由司馬懿獨力承辦,不須向皇帝報告。司馬懿大軍出發這天,曹睿親自率領文武百官,送出城外十裏地,為司馬懿斟了一杯酒,祝他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司馬懿到長安城,召集各路將領,商議抗敵大計。大將張郃說:“我願為先鋒,率領一支人馬,駐守雍、鄖二城,擋住前進的蜀軍,您在後路調齊兵馬,趕來會戰!”大家覺得張郃非常勇敢,而且計劃也比較可行。司馬懿說:“和諸葛亮打仗,不能不照章法規矩來,但又不能死守規矩。張郃的計劃是傳統的打法,諸葛亮卻不會照你想的那樣做。我根據諸葛亮打仗的一貫規律判斷,諸葛亮這次出兵,還是要兵臨祁山,我們不可分兵,如果一旦分兵兩處,容易被諸葛亮各個擊破,那時我首尾不能呼應,必敗無疑。我的戰略是:留一支兵馬,堅守上邦城,其餘人馬全部開往祁山,在祁山腳下,再與諸葛亮決一死戰!”司馬懿一番話,慷慨激昂,各路將領,人人心服,一致同意。司馬懿問張郃:“現在,大軍往祁山進發,你肯為先鋒麼?”張郃大聲說:“我曆來忠心耿耿,為國家盡力。現在大都督您又這麼信任我,我是一個戰士,願為保衛國家獻出生命,隻要是您的派遣,我萬死不辭!”正說著,偵探報告:“諸葛亮大軍正往祁山進發,先鋒王平、張嶷已過陳倉,從散關望斜穀過來!”司馬懿道:“果不出我所料!”傳令張郃:“立即率領本部軍馬,火速奔赴祁山!”他又對張郃說:“往年,諸葛亮進兵,緩緩開發,為了使糧草能及時供應得上。這一次,他長驅直入,不等糧草,一定會到隴西一帶,搶割我們的小麥,作為軍糧。你到祁山安營,堅守不出。我和郭淮,率主力大軍。巡守隴西一帶,不讓諸葛亮搶割小麥!”部署完畢,各路將領,率本部人馬先後出發。

諸葛亮大軍來到祁山,安營紮寨完畢。前哨偵探報告:“渭水邊上魏軍已有防備,大將張郃領數萬人馬駐防!”諸葛亮道:“這次魏國主帥必定是司馬懿,隻有司馬懿才會料定我再到祁山!”命令眾將:“各自小心防守,聽我號令行動!”

正在議論下一步的作戰計劃時,軍需官來報:“軍營中的糧草最多隻夠支持十天,派人催李嚴運米來,至今沒有音信!”諸葛亮道:“我早已知道這一情況了,現在正是隴上小麥黃熟的季節,我們割麥去!”於是,諸葛亮留王平、張嶷等人守住祁山大營,自己領著薑維、魏延等人,奔赴隴上割麥。來到隴上時,前軍回報:“司馬懿與郭淮領兵早已駐防在這裏!”諸葛亮大驚道:“司馬懿果然了不起,他早已算準了我要來割麥了!這回不可強攻,隻可智取!”於是,諸葛亮吩咐:如此如此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