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幼齡登基(1)(2 / 3)

朱翊鈞生於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八月十七日酉時。那時,他的兩位兄長早已死去,而弟翊鏐還未出世,是獨子,深得父親喜愛,意欲冊立為皇太子。

隆慶二年(1568年)春,張居正以內閣輔臣身份,向穆宗上《請冊立東宮疏》,建議及早冊立朱翊鈞為皇太子。他向皇上指出,太子是國之大本、君之儲貳,從來聖明帝王莫不預定儲位,表示對宗廟、社稷的尊重。張居正說,當初他在裕王府邸時,就知道皇子聰明歧嶷,睿質夙成。去年皇上登極之初,禮部官員就曾疏請冊立皇太子,而皇上以為皇子年幼,擬先賜名而後再冊立。本朝早立皇太子不乏先例,宣宗於宣德三年(1428年)立英宗為皇太子,時年二歲:憲宗於成化十一年(1475年)立孝宗為皇太子,時年六歲;孝宗於弘治五年(1492年)立武宗為皇太子,時尚未滿歲。現在皇子已六歲,伏望皇上於今春吉旦,早立儲宮之位,以定國本,以慰群情。

這一建議被穆宗采納。隆慶二年三月初八日,為了冊立皇太子,穆宗親自告於奉先殿。奉先殿即皇極殿,俗稱金鑾殿,在皇極門內,居中向南,金磚玉瓦,巍然屹立於須彌座台基上,南向,九間,是紫禁城內最大的建築物。殿中設寶座,四周環繞六根瀝粉金漆巨大蟠龍柱,頂上罩蟠龍井。這個莊嚴肅穆的宮殿是皇帝舉行隆重儀式的場所。爾後,穆宗派遣英國公張溶、鎮遠侯顧寰、駙馬都尉鄔景和、安卿伯張鋐等祭告郊廟社稷。

三月初九日,穆宗在皇極殿傳製:冊立皇子(翊鈞)為皇太子。命成國公朱希忠為正使持節,大學士徐階為副使,捧冊寶詣文華殿行禮。朱希忠,字貞卿,鳳陽懷遠人。嘉靖十五年(1536年)承襲父親朱鳳的爵位成國公,其後又掌五軍都督府事,是當朝的一位元老重臣。徐階,字子升,號少湖,一號存齋,鬆江華亭人,嘉靖二年(1523年)進士,曆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取代嚴嵩為內閣元輔。世宗卒,穆宗立,他以顧命大臣仍為元輔。由他們二人作為正副使節,主持皇太子冊立典禮,顯示了穆宗對太子的珍愛。

冊立皇太子的冊文,是一篇典型的官樣文章,它以皇帝的口氣寫道:

蓋聞萬國之本,屬在元良;主器之重,歸於長子。朕恭膺景命,嗣托丕圖,遠惟右昔早建之文,近考祖宗相承之典,爰遵天序,式正儲闈。谘爾元子(翊鈞),日表粹和,天姿穎異。誕祥虹渚,夙彰出震之符;毓德龍樓,允協繼離之望。是用授爾冊寶,立為皇太子,正位東宮……

這一天,穆宗還頒詔天下。詔書中重申“預定儲貳,所以隆國本而係人心”的道理,表彰朱翊鈞“英姿歧嶷,睿質溫文,仁孝之德夙成,中外之情元屬”。還向臣民們表白,冊立皇太子實在是出於群臣的再三懇請。“昨朕嗣登大寶,文武群臣即以建儲為請,朕以子年方在幼衝,未之許也。茲者禮官複稽先朝彝典,疏懇至於再三。詢謀僉同,理難終拒,爰諏吉日,祗告於天地、宗廟、社稷,授冊寶立(翊鈞)為皇太子”。為了普天同慶,皇帝特地頒布“寬恤事宜”,除了對宗室子女、親王郡王及其他皇室親戚,還有兩京文官,在外文武官員,各邊將領及各處軍職人員,給予優惠外,還申明了對臣民們的皇恩:

自隆慶二年三月十一日以前,凡官吏軍民犯法,除真犯死罪,及驅騙侵欺錢糧等,罪在不赦外,其餘不論已發覺未發覺、已結正未結正,一概赦免;

浙江等處布政司,並南直隸、北直隸府州縣,隆慶二年份秋糧(農業稅),除漕運四百萬石外,其餘各存留地方者,減免十分之三;

南直隸、浙江原先派征藍靛、槐花、烏梅、梔子、紅花等染料,今後都準予免派,由工部召商買送織染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