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財務一本通21(1 / 3)

第五章

現金管理

——管好企業的“錢袋子”

第一節 什麼是現金管理

?知識精要

現金管理就是對企業所擁有的現金進行管理,提高現金的使用效率。這裏的現金是廣義的現金,包括庫存現金和銀行存款。現金是一個企業流動性最大的資產,也是最容易出問題的資產。如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一個企業的現金管理水平往往決定著該企業的生死存亡。

?操作要點

企業的現金管理主要可以從預算和控製兩方麵出發:

1.預算。

它是指企業根據以往的運營情況編製未來一定時期內的現金收支計劃,從而確定企業現金的最佳持有量。一般來說,如果一個企業能夠準確地預測其未來的現金流,就可以為企業的生產經營做好充分的準備。一個企業的現金預算可以分為短期、中期和長期預算。通常,現金預算的準確性隨著期限的增長而降低。一個企業選擇哪種期限的現金預算需結合企業的具體情況而定。

2.控製。

它是指按照現金預算對企業的現金流進行控製,包括對企業收付款的控製、對庫存現金的控製等。對現金流進行控製有利於管理層了解企業資金的整體運營情況,從而使企業的現金按照預定的計劃運轉,保證企業現金流的暢通。

?特別提醒

企業每天有各種各樣的生產經營活動,而幾乎每項活動都會產生現金流,如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取得現金,購買原材料、支付工資需支付現金。一個企業要想生存,就必須保證現金流的暢通,而現金流是否暢通關鍵在於企業對現金的管理。

第二節 企業持有一定數量現金的動機

?知識精要

現金是一個企業重要的流動資產,是一個企業的運營命脈。企業隻有持有一定數量的現金,才有可能有效處理生產經營活動中遇到的各種突發問題。

?操作要點

一般來說,企業持有一定數量現金的動機主要有以下幾方麵:

1.交易性需求。

它是指企業為了維持正常經營活動和日常周轉所需持有的現金。比如,支付原材料的貨款、支付職工工資等。一般來說,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很難做到收支平衡,且收入與支出往往不能同步發生。一旦企業的收入小於支出,該企業的現金流就會出現問題。因此,企業需要持有一定數量的現金來維持正常的經營活動。

2.預防性需求。

它是指企業為了應對意外情況所需持有的現金。意外事件具有不確定性,企業無法預知,然而一旦發生就可能給企業的現金流帶來不利影響。因此,企業應持有一定數量的現金來應對突發事件。

3.投機性需求。

它是指企業為了把握突然出現的良機以獲得較高收益而持有的現金。如原材料價格突然下降等。這種機會可遇而不可求,因此,企業應該持有一定數量的現金來抓住突然出現的良機。

?特別提醒

現金是企業持續經營的前提,隻有持有一定數量的現金,企業才能應對各種意外事件。

第三節 持有現金要付出什麼代價

?知識精要

企業持有一定數量的現金有利於其應對各種突發事件,但企業在持有現金的同時也需付出一些代價,作為其獲益的成本。

?操作要點

通常,企業持有現金會產生機會成本、管理成本和短缺成本。具體如下:

1.機會成本。

企業如果持有一定數量的現金,這部分現金就不可以用於其他投資,從而喪失了一些投資機會,這就意味著企業會喪失一部分收益,這就是機會成本。一般來說,機會成本與現金持有量成正向變化關係。

2.管理成本。

指管理現金所需的各種費用,如現金管理人員的工資、為了保障現金安全而必須支付的費用等。一般來說,管理成本是一種固定成本,其與現金持有量之間沒有明顯的比例關係。

3.短缺成本。

指現金短缺時需付出的代價,如因缺少現金而造成企業停產、因缺少現金而造成企業違約等。一般來說,短缺成本與現金持有量成反向變化關係。

一個企業持有現金的總成本為機會成本、管理成本和短缺成本之和。企業在進行現金管理時,應合理規劃現金持有量,使持有現金的總成本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