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財務預算
——預則立,不預則廢
第一節 全麵預算
?知識精要
全麵預算是對企業一定時期內各項業務活動的總體收支預測。它包括業務預算(如生產預算、銷售預算、其他各種費用的預算等)、專門決策預算(如某一專項業務的預算)和財務預算(如現金預算、利潤表預算、資產負債表預算等)。
?操作要點
全麵預算是一個預算體係,它涉及企業的各種業務活動。一般來說,全麵預算有以下幾個特征:
1.效益最大化。
全麵預算的目標就是確保企業的整體經濟效益最大化。通過編製全麵預算,可以將企業的各種資源合理地整合在一起,並使其發揮最大的作用。這種整合活動可以使企業的資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從而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和盈利能力。
2.市場導向。
市場是確保企業順利進行各種經濟活動的必要場所,企業隻有在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繼續生存和不斷發展。因此,企業在編製全麵預算的過程中必須始終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把握市場動態,掌握市場規律,從而使全麵預算更加準確、可靠。
3.全員參與。
全麵預算是企業的整體預算,它涉及企業的各個方麵,需要企業全體員工的配合。隻有全體員工積極地參與到全麵預算的編製工作中,及時向編製人員反映各方麵的信息,全麵預算的準確性才能得到保證,完成後的全麵預算才比較容易被大家接受。
?特別提醒
全麵預算是對企業未來的總體收支預測,是一個企業未來經營的目標,對於企業的生產經營具有指導作用。
第二節 全麵預算的作用是什麼
?知識精要
全麵預算是對企業各項經濟活動進行考核的重要依據,可以提高企業的競爭實力和盈利能力。
?操作要點
全麵預算在企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明確目標。
全麵預算對於企業各部門的業務活動都進行了明確的規劃,使各個部門在日常運轉的過程中有了奮鬥的目標,從而調動了各個部門的積極性,有助於實現企業的總體目標。
2.利於協調。
全麵預算對企業的各項經濟活動都作了明確的規劃,使企業在生產經營中有章可循。一方麵可以減少各部門的各級員工之間的矛盾衝突,使他們在工作的過程中保持一致性;另一方麵可以加深部門及員工對企業經營活動的認識,從而有助於相互溝通。
3.利於控製。
全麵預算對企業的各項費用作了詳細的預測,有助於企業在今後的經營活動中加強對各項費用支出的控製,從而有效地降低企業的各項成本,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特別提醒
企業通過編製全麵預算,可以使其經營目標更加明確、工作流程更加標準化、考核依據更加清晰,從而為其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成功提供保證。
第三節 全麵預算的編製流程
?知識精要
企業在編製全麵預算的過程中應該遵循一定的流程,這樣有助於全麵預算的順利完成。
?操作要點
一般來說,企業編製全麵預算的流程如下:
1.製定企業的總體目標。
在這個過程中,企業應該考慮自身的長遠規劃,並有效地利用各種戰略分析工具,為企業將來的發展提供明確的方向。
2.獲取一手資料。
最基層的成本控製人員根據自己以往的經驗向有關部門提供較為可靠且符合實際的初步成本預算。
3.彙總編製。
相關部門應及時彙總各個部門的初步預算,在與各個部門溝通協調後,編製企業整體的銷售、生產以及財務等預算。
4.審核修改。
各項預算編製完成後,預算委員會應該對這些預算進行審查,不斷地修改各項預算並彙總出公司的總預算。
5.上報審批。
總預算編製完成後,應上交總經理審批。在總經理審批通過後,還應上交給董事會或上級主管單位審批。
6.實施。
在董事會或上級主管單位審批通過後,該預算應及時下達給各部門,以便各部門執行。
?特別提醒
全麵預算涉及企業各個方麵的利益,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進行編製,隻有這樣,才能確保預算的順利完成。
趣味鏈接:財務預算
財務預算是指企業財務活動的預算,它預測了企業未來某一時期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收支情況,具體包括企業的現金預算、資產負債表預算、利潤表預算等。財務預算是全麵預算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麵預算的最後環節。
第四節 增量預算法與零基預算法
?知識精要
增量預算法以上年度各項經濟活動的實際情況為基礎,通過分析上年度的業務水平和預算期內相關因素的變動來調整上年度的各項數據,從而獲得預算期的預算。零基預算法,顧名思義是在“零”的基礎上進行編製。它不考慮上年度各項經濟活動的實際情況,而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在綜合平衡各項經濟活動的基礎上編製預算期的預算。
?操作要點
一般來說,增量預算法和零基預算法在以下幾個方麵存在不同:
1.編製的基礎不同。
增量預算法的編製基礎是前期各種業務活動的實際水平,預算期的預算額是前期數據調整後的結果。零基預算法的編製基礎為零,預算期的預算額是根據企業本期的業務水平和企業的資金情況確定的。
2.分析的重點不同。
增量預算法分析的重點為企業新增加的業務活動。零基預算法沒有重點與非重點的區分,對預算期內的所有業務活動都要進行分析,從而得出預算數據。
3.關注的對象不同。
增量預算法重點關注金額大小,它主要從貨幣角度控製預算。零基預算法不僅關注金額的大小,還要考慮業務活動的重要性,並據此分配企業有限的資金。
?特別提醒
增量預算法編製比較簡單且容易操作,但容易受到前期不合理因素的影響。零基預算法的編製不受前期各種費用水平的影響,但其工作量相對較大。
第五節 固定預算法與彈性預算法
?知識精要
固定預算法是一種最傳統、最基本的預算編製方法,它不考慮預算期內變動因素的影響,而是以正常的、可能實現的業務水平為基礎,又稱靜態預算法。彈性預算法將預算期內變動因素的影響考慮在內,以可能發生的多種業務量水平為基礎,反映各種業務水平下的費用,又稱動態預算法。
?操作要點
一般來說,固定預算法和彈性預算法在以下幾個方麵存在不同:
1.適應性不同。
固定預算法比較呆板,其在編製之前會假定一個業務量,不管預算期內會有哪些因素影響業務量水平,它都按先前假定的業務量水平編製預算。彈性預算法相對來說比較靈活,適應性較強,其在編製的過程中是以一係列業務水平為基礎的,因此能夠適應企業經營活動的各種變化。
2.參考價值不同。
如果企業的實際業務量與編製固定預算時所假定的業務量產生了較大差異,那麼企業實際發生的各項費用就會與預算數額產生較大差異。這種情況下,預算就會失去參考性。而彈性預算法可以為企業提供不同業務水平的預算數據,當企業的實際業務水平發生變化時,可以比較容易地找到與其相適應的預算。因此,不管企業的實際業務水平是否發生變化,彈性預算法編製的預算都比較具有參考價值。
?特別提醒
一般來說,當企業的業務量水平較為穩定時,可以采用固定預算法。當企業的業務量水平波動較大時,應采用彈性預算法。
第六節 定期預算法與滾動預算法
?知識精要
定期預算法在編製預算時以固定不變的會計期間作為基礎,如年、季、月。滾動預算法,又稱連續預算法。它在編製預算時不考慮預算期與會計期的一致性,而是將預算期逐期向後滾動,使其始終保持為一個固定期間。
?操作要點
1.定期預算法。
定期預算法能夠使預算期與會計期保持一致,便於會計數額與預算數額進行比較,從而評價預算的執行情況。但其具有間斷性,不利於各個期間預算的銜接,對連續性業務活動的適應性較差,不利於企業的長遠發展。
2.滾動預算法。
滾動預算法按照滾動的時間可以分為以下三種:
(1)逐月滾動。指在編製預算時以月份作為滾動單位,每月對預算進行一次調整。比如,現已編製了2011年1-12月的預算,那麼在1月末需要根據1月的實際狀況來調整2-12月的預算,同時補充2012年1月的預算,使預算期間保持不變。
(2)逐季滾動。指在編製預算時以季度作為滾動單位,每季度對預算進行一次調整。其具體操作與逐月滾動類似,將月換成季就可以了。一般預算期間為連續的四個季度。
(3)混合滾動。指在編製預算時同時以月份和季度作為滾動單位。比如,逐季滾動中四個連續季度的第一個季度的預算按月編製,其他三個季度的預算還是按季編製。
滾動預算具有連續性,企業可以結合自己的長期目標編製滾動預算。
?特別提醒
定期預算的操作比較簡單,適用於業務活動持續性不強的企業。而滾動預算則適用於業務活動時間較長、規模較大、持續性較強的企業。
第七節 銷售預算
?知識精要
銷售預算是整個預算的編製起點,其他各種預算都是在銷售預算的基礎上編製的。
?操作要點
銷售預算的基礎為銷售預測,我們需要預測的內容包括銷售單價、銷售量和銷售收入。其中銷售單價和銷售量的預測依據是市場中各方麵的因素和產品的曆史銷售情況,而銷售收入為銷售單價和銷售量的乘積,即預計銷售收入=預計銷售單價×預計銷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