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司隸校尉(2 / 3)

李淩第一次上朝就搞得宦官集團的領軍人物——張讓,灰頭土臉,讓所有的公卿大臣們非常意外,給他們的感覺是“黨人”回來了,如果沒有黨人的支持,李淩不可能了解張讓的這麼多貪贓枉法的事實;如果沒有“黨人”的大力支持,李淩怎麼可能打的過草原霸主檀石魁。自從“黨錮”之後,宦官集團一直把持著朝政等各個方麵,沒有宦官們的點頭,那些公卿大人什麼事情都做不了,對宦官的不滿之情,早就憤然於胸,所以,他們也樂見“黨人”與宦官們互相鬥個你死我活。見靈帝對李陵的表現好像很滿意的樣子,作為靈帝的老師司徒楊賜道:“啟奏陛下,微臣覺得冠之大敗檀石魁,對我大漢來說,可謂是天大的功勞,如此大功若不重獎,恐難以服眾。回鄉祭祖守孝固然重要,但其家祖已經去世十幾年,早已過了守孝期,祭祖也不急於這一時。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際,何不留下來重用?一來可以緩解朝廷缺才的壓力,二來也可以堵悠悠眾人之口。”要是換了別人,靈帝肯定一百個不願意,一個重要的崗位意味著幾百上千萬錢,怎麼可能隨便許給別人?但李陵不一樣,第一次見麵就給自己帶來上百億的收入,用了他以後豈不是會財源滾滾?他覺得李淩也好經營之道,這一點跟他臭味相投,不像其他的大臣一提到西園設市,就如喪考妣。有幾個溜須拍馬之人也都是酒囊飯袋之輩,完全不解裏邊的樂趣。聽了楊賜的話,靈帝道:“愛卿以為讓冠之做什麼合適呢?”楊賜道:“陽球伏法之後,司隸校尉的職務一直空著,老臣建議讓冠之來做。”靈帝猶豫了半天,才訕訕地道:“好吧。”李淩並不知道司隸校尉是個什麼樣的官職,他見靈帝拖延了半天,又想到賈詡也曾經提到過陽球其人,估計也是一個比較厲害的角色,這樣說來,司隸校尉應該是一個比較有實權重要的職位。自己已經得罪了張讓、趙忠,就算回到“家鄉”他們也不會輕易放過自己,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找個機會把他們除掉再悄悄地離開。這兩個都是巨奸大惡之徒,定能夠為自己贏得不少名聲,也算為老百姓做了一件好事,想到此點,李淩大聲道:“我做也可以,但我有兩個條件。”

此言一出,眾公卿愕然。當時的風氣是:朝廷征召有堅辭不就的,也有幹脆利落地去上任的,更有甚者也有花錢買官的,就是沒有願意幹還跟皇帝討價還價的。靈帝一聽大樂,心想:此人果然有商人之風,正合我意,看來這個買賣也不見得吃虧,問道:“你有什麼條件,說來聽聽?”李淩道:“我為人膽小,比較怕死,我想自己任命一些比較貼心的幕僚,別不知不覺被人毒死了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呢;第二個就是我怕有人假傳聖旨,把我騙到一個偏僻之所,一刀給殺了,所以我想每次見你能不能讓我帶兩個衛士?”靈帝哈哈大笑道:“我當是什麼條件呢?答應你了。我再賞給你一個令牌,持此令牌你可以不用稟報,直入禁宮。”李淩道:“謝陛下!陛下聖明!”靈帝道:“先別謝我,你開始說有更好的生財之道,不會就是衝著讓父一個人吧?”李淩心想我本來就是衝著張讓而來的,但若現在就承認了,也太沒有麵子了,清了清嗓子道:“當然不是。我是想說那麼多達官貴人、豪門望族養著成百上千的食客,花銷要多大?單靠俸祿肯定不夠,他們又恥於經商,錢財何來?不外有兩種方式:一是表麵上輕賤商人,背後卻幹一樣的事情,這樣的人就是兩個字——虛偽!這種人我們要撕掉他虛偽的麵具,別老以為自己是站在道德的高度上,動輒就指責別人;二就是靠貪贓枉法、巧取豪奪了。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查清這些人的財產狀況、賬目清單,如果他們能夠說明自己的財產來源,並能拿出相應的證據的,我們就給他公布出來,張貼在城門,以示清廉,還可以給一部分獎勵;但是,那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我們就不要客氣了,直接沒收,一部分用來安置流民,一部分上繳國庫。”李淩一張口說話就露了底,一口一個我們,拿靈帝也當作自己的部下。靈帝聽完,絲毫不在乎李淩口中的“我們”字眼,收起了剛才嬉笑的表情,一本正經地道:“當初臧旻臧中郎將和劉虞劉刺史誇你是國之柱石的時候,我還以為他們是受了你什麼好處。現在看來,他們所言不虛。你說你還有什麼需要?一並提出來,我全都滿足。”李淩心想,完了,賈詡隻讓我查宦官的財產,沒說公卿大臣的,哎呀!嘴快了,這下完蛋了,滿朝文武全給得罪了,事已至此,反悔也沒有用了,開弓也沒有回頭箭了,我先嚇唬他們不敢跟我動手,保住性命再說,硬著頭皮道:“不瞞陛下,我之所以能夠打敗檀石魁的五萬騎兵,並不是單靠耍詐,是因為我在草原上也有三萬多精銳騎兵。這些騎兵中有鮮卑人也有漢人奴隸,但他們都有拳拳的報國之心,隻要陛下一聲令下,他們馬上可以橫掃草原。查抄那些貪贓枉法的豪門望族,沒有得力助手是不行的,這些衙門裏的人關係錯綜複雜,利益相互牽連,說不定是誰安插的眼線,隨時都有可能走露消息,我信不過,我希望陛下允許我調兩千部下入京,協助我辦這些事情。陛下放心,隻要事情結束,他們立刻就會返回草原,絕不停留片刻。當然,我每天都會向陛下報告進度,陛下也可以派人在一旁監督。”靈帝道:“調外兵入京,從來沒有過的事情,但茲事體大,也隻有從權考慮,便宜行事,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