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命運中注定的開端(1 / 2)

11月8日,近三個月的戰鬥,先後投入萬最精銳的6海軍力量,上海這座中國的門戶城市,終於被攻陷絕大部分區域,剩下的零星反抗力量顯得非常微弱。

但對第三艦隊司令官長穀川中將而言,他的臉上並沒有喜悅的表情。在1月8日夜間,停靠在占領區岸邊的出雲,被夜色中悄悄接近的一艘中國水雷艇的魚雷擊中水下裝甲板。經過1整搶修,才堵住了缺口。

出雲返航大修已經不可避免,正好大批運輸船也趕到了前線,為作戰部隊帶來了物資補給與兵力補充。

“紀伊提督?少見的艦娘出任鎮守府提督,令尊三條政宗中將,與我也有幾麵之交。令尊的著作,我一直待在身邊,閑下來就翻閱一遍,每次都獲益匪淺。”

“您謙虛了。”

紀伊還是第一次見到中將軍銜的大人物跟她平起平坐,談笑風生,但她的秘書官佐藤權軍顯然感覺到了長穀川中將隱隱地回避意味。坐下來談了兩時,全是扯些跟戰局沒有關係的事情,甚至連第九戰隊護送的物資也沒提及。

“現在色已晚,今就談到這裏吧。”長穀川中將,特意看了下時間,把準備好的辭全部完,“紀伊提督的第九戰隊何時返航?”

“停留1,11月18日返航佐世保軍港。”對方是整個出征艦隊的司令長官,紀伊也就沒隱瞞自己戰隊的行程安排。

長穀川點了點頭,“看來你們還有時間參觀這座即將被完全攻克的城市。”

……

就在曆時淞滬事變近9的時點,取得的戰果的確令不少前線將士興奮,他們擊敗了中國最精銳的作戰部隊,證明了在東亞已經沒有任何一支軍事實力可以抵擋大日本帝國的戰車。

但真正主導這場戰爭的人卻陷入了沉思,個月才拿下上海,太久了。

吳港第一戰隊鎮守府,沒人知道在這一來了一位不得了的人物。

“長門,你覺得繼續放任戰事擴大可行嗎?”

話的人沒了一貫的沉著與架勢,身為全日本的6海軍最高司令官,裕仁皇直到華北軍在盧溝橋打了一星期,他才收到6軍省來的戰報。

可以從淞滬之戰以前,包括更早的支那事變,他都隻能坐在行宮裏,收到勝利的戰報後,才能下命令。至於下達的命令,6軍方麵會不會采納,就隻有他們自己知道了。比如關東軍炸鐵路,他還要專門讓相大臣背鍋。也正因為這樣,裕仁皇一方麵在6軍年輕軍官中不斷培養自己的勢力,另一方麵把自己的義姐——長門捧到了海軍最高層的地位。

就算那幾個海軍司令長官與海軍省的大臣權力再大,他們也無權直接管理艦娘,艦娘屬於鎮守府,上級是海軍內部任命的提督,但長門這個第一艦隊司令長官不僅管轄吳軍港的所有提督,還依靠權勢暗中成了艦娘的一把手。提督也好,司令部的大官也罷,一旦長門出麵,他們也不得不做出讓步,不然誰知道他們的鎮守府會麵臨什麼樣的麻煩。

可以,裕仁皇通過長門在暗中操控了整個日本帝國海軍艦隊。

“為了我大日本帝國建立新世界體係的夙願,中國必須占領。在那片土地上有我們國家沒有的資源。”

昏暗的閣樓裏,除了裕仁與長門,隻有兩個裕仁的心腹大臣,以及6奧。

“可中國太大了。”

“這的確是個最棘手的問題,我個人的看法是奪取下華北平原與長江下流地區,隻需要經過十年穩定的經營。帝國實力將翻幾倍,屆時就能一舉吞並中國。”

相較於長門的建議,裕仁皇還是顯得不滿意。“中國人會投降?我比你更了解他們,中國人對於土地的熱愛不亞於我們。”

“倒是很少從你口中聽到誇獎中國的事情。”長門知道自己的義弟有些迷茫,但有一點所有人都知曉,必須從中國廣袤的土地上掠奪資源,日本是個島國,守著彈丸之地,遲早會亡國。為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不管這話是不是背鍋相——田中義一的,道理卻一針見血。

“奪下上海,下一步毫無疑問是南京。長穀川中將終究是老了,他的作戰風格過於保守,雖然是海軍打頭陣,可這次淞滬之戰依舊6軍獲得了更多名望。長此以往,6軍的失控不可避免。”

“如果裕仁你需要,我隨時會動用一切力量,為你鋪平治國道路。”長門這句話真正讓裕仁有了些底氣。恐怕裕仁等的也是他義姐的這句話。

“不,萬不得已,不能冒險。”裕仁皇立刻打住了長門危險的言論。“目前來看,第一要務是如何攻下南京。隻要不把6軍大臣們逼急了,他們不敢當麵與朕撕破臉。就算一個華北平原加上長江下遊平原,兩大塊土地加起來,也足夠6軍的人撕扯上很久。讓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在中國的戰線上,我們才能取得足夠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