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來的是如此地突如其來,根本就是讓人沒有來得及任何地反應。
忙了整整一夜的張知秋,剛剛才在張繼宗地軍帳中打了一個盹兒,瘋狂地馬蹄聲便踏破了輜重營中一天裏難得的沉寂!
昨夜後半夜的時候,張知秋親自動手,與老張頭和執意要跟著地老孫頭一起,連夜在輜重營外二百米以外打洞,每個洞深不過一尺,直徑不過十厘米,隻要有馬腿踏了進去,絕對是隻有斷腿一途可走。
之所以要走這麼遠,是因為張知秋不希望馬匪們在進入一百米線時速度太低,那樣將會大大地降低投槍地戰績——它們的殺傷力,有一多半將會是來自於馬匪自身地高速度的。
為了要掩飾這些洞口,張知秋將張繼宗帳內所有地紙張全都洗劫一空,每張紙蓋到洞口上後,還由興高采烈地老孫頭仔仔細細地灑滿了浮土。
至於還想再當自己跟屁蟲地吳二楞,張知秋這次可是毫不客氣地將他趕走了,對於這種演義小說中的英雄好漢和武俠小說中地江湖豪傑,張知秋卻是無由地沒有任何地好感可言。
或許,記憶中曾經學習了十幾年政治課本的張知秋,對於這種標準地“城市**”,從內心深處便是充滿了不屑吧。
從整體而言,這的確是一個不值得信任地階層,無論是在太平盛世,還是遭逢亂世,這都是一群最為瘋狂地豺狗,隻管是要瘋狂咬人撕肉的。
大半夜的瘋狂,幾乎把三人累個半死——這也就是老孫頭和老張頭地生活水準都還可以,藥知道在這時代的大多數人,可都是因為營養不良而患有“夜盲症”的,在晚上根本就出不得門。
當晨曦微露的時候,軍營中的那些同樣是挑燈夜戰了一夜的人也總算是消停下來了,役夫和普通士卒們在昨晚練習了一陣之後,都去休息了,但那些軍官們卻是大多一夜未眠。
在被派去找人的親衛回來後告知張知秋根本就一夜未歸的消息之後,始而大驚、繼而大奇地張繼宗、張建西和趙普、張朝晉四人,以最快的速度於第一時間聯袂趕到了張知秋忙碌了一夜的地方。
當天光漸曙之後,張知秋便收工了,他現在還不想暴露這件秘密武器,這次地戰鬥,也隻是想要檢驗一下實戰地效果。
大半夜的忙碌,三個人也隻不過是在正對著預想中地來敵正麵布置出了一條寬五十米、長一百米的陷阱帶,這裏預計也將是馬匪突擊地主攻方向。
在四人過來地時候,張知秋大聲地喊著讓他們注意腳下,但不以為意地張建西卻是大大咧咧地率先而行——他也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需要注意的是什麼。
悲劇很快便發生了,張知秋在這一片所挖的坑很密,張建西走了沒有兩米便一腳踏中一個小洞,而這也是張知秋此次地規劃:在兩米之內地直線上,至少會有一個坑。
雖然踩中了陷阱,但這洞口畢竟不大,張建西隻是稍微地扭了一下腳,並無大礙,但是幾人在仔細查看了這個小洞後,卻是大吃了一驚。
這個小洞,竟然與張知秋昨天所描述地一模一樣!
張朝晉不信邪地伏身將胳膊伸了下去——不多不少,堪堪一尺。
四人臉色至此大變!
如果於營地四周全部布滿了這種小洞的話,那有多少騎兵他也的廢——除去損失不說,騎兵如果失去速度的話,甚至還不如善戰的步兵!
抬起頭來的四人,全都看到了其他人眼中地那份熾熱:從張知秋昨晚地描述來看,這簡直就是一件神器啊!
當得知三人在半夜的時間內竟然挖出了五百多個這樣的坑之後,四人簡直都要為之瘋狂了:這才隻是一個“洛陽鏟”的成績啊……
對於張建西自告奮勇地要親自再挖一些洞穴的要求,張知秋直言不諱地拒絕了:此刻天光已經大亮,輜重營中魚龍混雜,難免就沒有這些馬匪的眼線。
雖然說此刻輜重營地壕溝大成之後,已經是基本杜絕了營內眼線外逃的途徑——昨晚營內壕溝旁可是徹夜火把未熄,而且不時有士卒巡邏,就是擔心有人逃跑而引發混亂。
張知秋地理由十分強大,四人對此也無話可說,而對於已經分拆開來被裝到一個挎兜裏的“洛陽鏟”,四人也各懷心思地保持了意外地一致,誰也沒有提出要於此刻便一睹為快的要求。
輜重營地早飯今天開的異常地早,這就已經算是正式進入了戰時狀態,已經不能以常規標準來做衡量了。
對於張知秋帶著老孫頭和老張頭一起去吃軍官小灶的行為,四人同樣地采取了默契地視而不見地態度,張朝晉更是連飯都沒吃,便親自帶著自己地嫡係封鎖了這一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