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無名屍體(1 / 2)

張知秋因為遇著這五百年前的“碰瓷”,為了少些後患的手尾,說不得動點心思,特意多繞了一個偌大地彎子,並且走路忽快忽慢地采取了荏多記憶中的“反追蹤技巧”,最終從第三十三個鋪子的後門中探出頭後,終於確定沒人跟著自己了。

為了找到這三十三個有後門的店鋪,張知秋至少要多躥了一倍的店鋪——就這還是在進門前先對這些店鋪做了評估的,諸如門麵大小、店鋪格局等。

因為要走人後門,在這些店鋪裏,張知秋也多多多少少地買了些東西,是以其實到了最後,有八成的可能,不是覺得無人追蹤了,而實在是被手上貨物包裹的繩子給勒的手掌、手指疼的受不住了。

不過,事實上也還真沒有人來追蹤張知秋,不是說追不上,而是根本就沒有這個必要。

張知秋來自於現代那種有著充足流動人口的城市,根本就不曉得,在這古代的縣城裏,大家不但都能認個七七八八,基本上就是連彼此的祖宗三代也都是知根知底的。

不要說是象張知秋這樣形貌特異之人,就是一個長相再普通不過的外地人,在這小城內的居民們來說,也就是個和尚頭上的虱子——明擺著的。

對於張知秋,有心的本地人根本就不用追蹤,隻要肯張口,就連張知秋在出哪家鋪子地後門之前,先向外探了幾回腦袋,都是可以問的一清二楚的。

不明真相地張知秋童鞋在終於堅挺回老孫頭家裏之後,不惟是兩手地八指欲斷、手心火辣,就連腦袋中也已是昏昏沉沉地不明所以。

沒有理會正在大門內獨自玩耍地小環的歡呼,張知秋渾渾噩噩地將手中的東西往她麵前的地上一扔,徑自奔回自己的那個小院,進門後連屋門也沒有去關,便一頭紮到臥室地床上半昏半睡起來。

小環見到張知秋地古怪行徑,一路小跑地尾隨而來,待見到張知秋已然滾到床上雙目緊閉之後,偷偷地一吐舌頭,替他將屋門關好,自去歡天喜地的喊人去收拾東西了。

南門外的小山腳下,江無涯、秦天等人眼見那夥圍著屍體的人對他們不聞不問地不屑一顧,自家反倒是疑神疑鬼地顧慮重重起來,一時間便有些進退維穀。

“你現在趕快回去找人,把所有能找到的人都找來!”

一番遲疑之後,秦天畢竟職責在身,又是直接責任人,眼見江無涯死活不肯張嘴冒泡,說不得也隻好是捏著鼻子、硬著頭皮地準備出頭了,但開口地第一句話,便是把那個報信的捕快打發回去求援。

這個捕快隻是一個普通地混混出身,即便對仗上那些真正地江湖人,也不過就是個送死的材料,還不如去讓他催討救兵,也好讓眼前地這幫亡命之徒多些顧忌,不會立即便驟下狠手。

看著那個捕快連蹦帶跳地跑遠,幾人多少鬆一口氣,再次慢慢地圍攏過去。

第一眼望去,地上的死者是一個老頭,雖然身軀壯碩,但須發皆白,滿臉的皺紋看著都能夾死蒼蠅了。

沒什麼由來的,秦天心中便是一鬆:看這死者的年紀,也早已是過了要死的時候,是以此際倒斃野外,也未必就是有人對他下了黑手。

最主要的是,如果這個老家夥是自己死掉的話,那麼周圍的這些閑漢們很可能便是附近的村民,那就和白蓮教沒有什麼關係了!

放下心事的秦天立刻恢複了捕頭的威風,他大搖大擺地搶先而出,卻是沒有注意到自家師弟那緊皺的眉頭和欲言又止的神情。

“來者可是忻州捕頭秦天?”

出乎秦天預料之外的,當他走到那夥閑漢麵前時,一個明顯就是跟班之流的角色竟然搶先地踏出一步,並且以一種說不出來地、深入骨髓地那種傲慢之態率先發話了。

秦天的步伐,當即為之一頓。

對於這種神態和這種腔調,秦天雖然沒有親自地見識過,但卻實在是“慕名已久”,稱得上是如雷貫耳了。

這種標準地京腔和那種深藏在骨子裏的傲慢,傳說中卻是隻有一種人會同時具備:大明錦衣衛!

與朱元璋時期不同的是,大明錦衣衛在到了後期的時候,不僅僅是吸收功勳貴族子弟,一些普通的平民——這主要是指那些武功高強地江湖人也被吸收進去不少。

此舉雖然確實是有效地提升了錦衣衛的戰力,但也使的錦衣衛中更為龍蛇混雜而遭人詬病。

不過,能說的如此一口流利地官話且如此惺惺作態的,那絕對是非世襲地錦衣衛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