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奮鬥目標(1 / 2)

為解口腹之欲而一時衝動地吃下那個生長在饅頭山空間裏的變異白蘿卜之後,張知秋終於開始有時間進行後悔了。

張知秋記得,自己在現代的時候應該還是一個高中生才是——雖然感覺中似乎應該是經曆了一些事情的,但卻是一直都雲遮霧罩地想不起來。

比如說,對於自己是如何來到這大明以及在來到大明之前的事情,張知秋便一點兒都想不起來。

雖然自身的學識極其地普通,但變異物種吃到肚子裏可能有害的結果還是知道一些的。

不過,在印象中雖然在現代的歐美國家是不怎麼食用轉基因食物的,但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對此卻是毫無顧忌的。

或者說,是根本就沒有顧忌的資格——如果不食用高產地轉基因糧食的話,中國的耕地是根本無法養活自己地子民的。

地球上約一億四千八百萬平方公裏的陸地中大約有三千一百萬是可耕地,但在現代可耕地麵積正以每年十萬平方公裏的速度流失,其中中國每年耕地減少達到千分之四,而人口增速則至少千分之八。

現代中國耕地麵積排世界第四,僅次於美國、俄羅斯和印度,但人均耕地麵積卻排在一百二十六位以後,平均擁有耕地隻有一點四畝,還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麵積的一半兒,而人口僅次於中國的印度,其人均耕地是中國的二十倍。

要知道,在全世界一百九十六個國家中(不含地區),人口在百萬以下的便有數十個之多,最小的國家國民更是隻有一千多人,比如未加入聯合國、但與中國互相承認的國家紐埃和庫克群島共和國,那裏四年多時間隻有一名嬰兒降生。

換句話說,中國雖然地大,但人均可耕地卻基本可以說是最少的,是以吃這種西方人所不吃的轉基因食物,根本就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事實上,也正是因為腦海中有著這樣地記憶,張知秋也才會頭腦發熱、不管不顧地去嚐試那個看起來極其詭異地白蘿卜的。

反正無論如何,這種危險食物也早已經是被吃了多年了,也不在乎眼下在多這一口,更何況,張知秋自己卻是隱約覺得,這種古怪地白蘿卜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的。

沒有什麼道理,純粹隻是一種感覺而已。

不過,這個白蘿卜帶給張知秋的,竟然卻是意外的驚喜。

口感什麼的自然不須多說,就是腹中那火燒火燎之感,在幾口蘿卜下肚之後,也悄然間消失地無影無蹤,身上更是猶如泡在溫泉中般地舒適。

更為可喜的是,在感到前些天在輜重營所受到的一些皮外傷發癢過後,伸手去抓的張知秋卻是震驚地發現,那裏的皮膚已然光滑如新,不僅是原有地疤痕消失不見,而且也根本就看不出有過曾經受傷地一絲痕跡!

張知秋有些木然了。

人的情緒在超過自身極限之後,所表現出來的,就會是這種木然——無論是喜怒還是哀樂……

張知秋的胃口雖然不錯,但剛剛飽食之後的他也吃不下多少東西,這個白蘿卜除了被他從中間部分割出來一個大豁口之外,看起來也還沒什麼大問題。

吃多撐著了的張知秋圍著蘿卜轉了一圈,遺憾地發現這塊絕無僅有地泥土地,基本都已然被這個超級大蘿卜給占的滿滿當當,竟是連一些多餘的空地都欠奉。

不過,也不知是否是錯覺,張知秋卻是感到這塊地比之先前似乎要大上一些,隻不過先前沒有向現在這麼仔細地看過,因此這也隻是一個感覺,並不能確認。

“如果這裏全都能夠種菜就好了……”酒囊飯袋張知秋很有氣勢地捧著自己的小肚子貪心不足地絮絮叨叨。

在張知秋的印象中,自己似乎確實曾經是擁有個一個名副其實地大肚子的,但眼下卻也隻能是在心裏自己緬懷一下罷了。

如今地“大肚子”,說白了隻是吃多了撐著後地那種錯覺,事實上張知秋的肚子雖然並非一馬平川,但此刻也不過就隻是略有起伏而已。

自打來到大明之後,張知秋一直都是和以前幾乎沒有吃過的玉米麵窩頭、棒子粥糊糊叫勁,玉米這種在現代主要作為飼料和化工原料的東西,似乎是這個時代北方平民的主食。

正因為以前吃的很少,是以在這一段時間以來,張知秋對於這種飲食結構還是可以接受的,甚至還有些小歡喜,但這麼長的時間下來,他也終於有些扛不住了。

更為讓張知秋糟心的是,自來到這大明之後,自己幾乎便與肉食和蔬菜無緣了,之前在輜重營時到也罷了,此刻回到了這大好地花花世界,竟然也還是吃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