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我會回來(1 / 2)

蘇年鬥真見不得老和尚一臉嚴肅的樣子——一張堅定的山核桃臉。

佛印雖瘦,平時卻始終笑眯眯的,這笑眯眯卻英雄所見大不相同——名士見到的是風流,浪子見到的是****,信徒見到的是佛語,一千個人眼中,便有一千個不同的山核桃。

今日老和尚卻慈眉緊鎖,善目低垂,坐在禪房中一杯清茗舉在手中,良久不曾沾一下唇。

蘇年鬥盤腿坐在佛印的對麵,長眉微挑,蜂目閃爍不定,有好幾次他想打斷老和尚的思路,老和尚對他卻視而不見。

佛印已如老僧入定,如牆上的照片一樣,就這樣定在那裏,連眼睛都不曾眨一下。

蘇年鬥卻一直在眨眼,眨得他眼珠子都快冒出來了。終於,老和尚長歎一聲,把手中的冷茶一飲而盡,然後抬起頭來,對蘇年鬥說道,“阿鬥,我們的佛緣已了,你是該離開的時候了。”

蘇年鬥長長出了一口氣,心裏罵道,該死的和尚,嚇我一跳,我以為他要說這樣的台詞——徒兒,我大限將近,就要走了,我走後,你料理完我的後事,就獨自下山去吧。

既然老和尚不是準備涅槃成佛,其它的事倒沒什麼可怕的,自己從來沒想過要當一輩子和尚,遲早是要走的。況且,即使自已離開大山,也還可以回來看這老和尚嗎,幹嘛非要弄得跟生離死別似的。

老和尚卻不管蘇年鬥在想些什麼,繼續自顧自地說道,“還記得剛進大山時,我曾對你提到過徐君猷為什麼把我關進大牢吧,世人皆知我是因為狎妓被捉,其實這不過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而真實的原因,是為了一把劍。

傳說中有一把神兵利器,得到這把利器之人都倒黴至極。

這把劍相傳是鑄劍大師赤所煉,具有一種神奇的魔力,但使用不好,卻會招來殺身之禍。

昔吳王夫差聽信讒言,送明月劍與伍子胥,令其自殺。伍子胥在割掉自己的頭顱前告訴門客,用此劍剜下他的雙目掛在城門,自己要親眼看到吳國的滅亡。九年後,吳被越國所滅。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崩於沙丘行宮,趙高借始皇名義賜明月劍於公子扶蘇,扶蘇見信大哭,奔入內室持此劍自殺而亡。

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項羽豪氣泯滅,不過江東,揮明月劍自刎烏江,留下千古絕唱。

項羽一死,此劍便湮沒無聞。一直到又一個朝代更替,此劍又在世間出現。

當年,宋太祖陳橋兵變,皇禮袍加身,直殺回皇宮,後周恭帝柴宗訓無奈之下,便把皇位禪讓給趙匡胤。

柴宗訓禪讓後退居天清寺,卻是心懷怨懟,日夜思量怎麼才能把自己的江山奪回來,一日,他在這天清寺中無意間竟發現一間秘室,在這秘室中他找到這把明月古劍,古劍旁有一竹簡,上麵刻有幾行古字——

古劍明月,赤血所鑄;劍鞘合壁,功奪造化;昔日伍子,執劍回眸,公子扶蘇,仗劍長空,霸王項羽,橫劍烏江,世人皆謂其死,誰知死中求生!碧血化羽,虛空破碎,彈指一揮,我自重生。

在下麵又有一行小字為注:若有人能尋得此劍之鞘,劍鞘合一,便知此劍神奇之處,可至來世,可達往生,死生輪回亦不過揮手間耳。

那柴宗訓此時已走火入魔,得此劍如獲至寶,對劍上所說深信不疑,一門心思想持此劍回到陳橋兵變之前,定要手刃趙匡胤以解心中之恨。

於是他遍尋宇內奇人異士,為自己尋那明月劍鞘,想憑此有朝一日能奪回大周的江山。

誰知人算不如天算,這事兒卻被一人得知。此人便是後來以“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趙普,這趙普足智多謀,當日趙匡胤“陳橋兵變”也正是此人的主意,此人不但善於察人知事,更能夜觀天象,這****見天清寺夜不見冥,風起雲湧,知必有異事,便派了一個奸細混入柴宗訓身邊,終於探聽到劍鞘之事。

趙普雖不信世間會有這樣的異事,卻對柴宗訓懷有複國之心深是憂慮,終於與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合謀毒殺了柴宗訓,柴宗訓死時年僅二十歲,他死後,那明月劍又不知所蹤。”

佛印老和尚說到這,蘇年鬥蜂眼圓睜,結結吧吧地打斷他道,“你,你是說有了那把劍,人便可以穿越過去未來嗎?你的意思是,那把劍,現在,現在就在你手裏嗎?”

佛印點頭道,“不錯,也是機緣巧合,我在黃州城外的赤鼻磯無意間得到此劍,隻可惜若沒有劍鞘,此劍與普通寶劍無異,而在這世上,卻根本沒有人知道這明月劍的劍鞘究竟是什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