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評價——走自己的路,成功就在腳
我們最不應該做出的犧牲,就是因為別人的評價而改變自我!因為那些對你指手畫腳的人,其實四根手指頭正指著自己,惶惑的不知道他們遵從的規則是什麼。
千萬不要隻遵從規矩做事,規矩還在創造之中,要根據自己的判斷做每一件事,雖然這樣會麻煩一點。
貝多芬學拉小提琴時,技術並不高明,他寧可拉他自己作的曲子,也不肯做技巧上的改善,他的老師評價他說:你絕不是個當作曲家的料。
歌劇演員卡羅素美妙的歌聲享譽全球。但當初他的父母希望他能當工程師;而他的老師對他的評價則是:他那副嗓子是不能唱歌的。
發表《進化論》的達爾文當年決定放棄行醫時,遭到父親的斥責:“你放著正經事不幹,整天隻管打獵、捉狗捉耗子的。”另外,達爾文在自傳上透露:“小時候,所有的老師和長輩都認為我資質平庸,我與聰明是沾不上邊的。”
沃特·迪斯尼當年被報社主編以缺乏創意的理由開除,建立迪斯尼樂園前也曾破產好幾次。
愛因斯坦4歲才會說話,7歲才會認字。老師給他的評語是:“反應遲鈍,不合群,滿腦袋不切實際的幻想。”他曾遭到退學的命運。
法國化學家巴斯德在讀大學時表現並不突出,他的化學成績在22人中排第15名。
牛頓在小學的成績一團糟,曾被老師和同學稱為“呆子”。
羅丹的父親曾怨歎自己有個白癡兒子,在眾人眼中,他曾是個前途無“亮”的學生,藝術學院考了三次還考不進去。他的叔叔曾絕望地說:孺子不可教也。
《戰爭與和平》的作者托爾斯泰讀大學時因成績太差而被勸退學。老師評價他:“既沒讀書的頭腦,又缺乏學習的興趣。”
如果這些人不是“走自己的路”,而是被別人的評論所左右,怎麼能取得舉世矚目的成績。
人生的成功自然包含有功成名就的意思,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你隻有做出了舉世無二的事業,才算得上成功。世界上永遠沒有絕對的第一。看過馬拉多納踢球的人,還想一身臭汗地在足球隊裏混嗎?聽過帕瓦羅蒂的歌聲的人,還想修練美聲唱法嗎?——其實,如果總是擔心自己比不上別人,隻想功成名就,那麼世界上也就沒有曹雪芹、帕瓦羅蒂、馬拉多納這類人了。
俄國作家契訶夫說得好:“有大狗,也有小狗。小狗不該因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亂。所有的狗都應當叫,就讓它們各自用自己的聲音叫好了。”
小狗也要大聲叫!實際上,追求一種充實有益的生活,其本質並不是競爭性的,並不是把奪取第一看得高於一切,它隻是個人對自我發展、自我完善和美好幸福的生活的追求。那些每天一早來到公園練武打拳、練健美操、跳迪斯科的人,那些隻要有空就練習書法繪畫、設計剪裁服裝和唱戲奏樂的人,根本不在意別人對他們姿態和成果品頭論足,也不會因沒人叫好或有人挑剔就停止練習、情緒消沉。他們的主要目的不在於當眾展示、參賽獲獎,而是自得其樂、自有收益。滿足自己對生活美和藝術美的渴求。
心靈處方:
說走自己的路很簡單,可事實上有多少人是活在別人的路裏,生下來是父母、長輩,長大後是老師,以後是妻子、孩子,最後是通向墳墓。
2.爭論——嘴巴痛快不算贏
人生之中,何必要去爭論,以贏取那無謂的勝利。
記得我大學剛畢業時,有一次參加朋友的婚禮,席間有一位年輕人在說明新郎與新娘的關係時,用了“青梅竹馬”這個成語。但他為了誇耀自己的博學,還念出了這首詩:“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不過,這位年輕人卻搞錯了,他所念的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李白所寫的《長幹行》,而他卻誤以為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所寫的詩,可能因為這首詩蘊含的感情深厚,害得他誤會是出自女性作家之手。也怪我當時年輕氣盛,又認為中國文學是我的特長。為了誇耀這點,我毫不客氣地當著眾人的麵,糾正那人的錯誤;可是不說還好,這樣一說,那人反倒更加堅持自己的意見了。
就在我和他爭論不休時,恰巧我看見我的大學老師坐在隔桌,我的這位老師是專攻唐代文學的博士,現在任教的課程也都是和詩有關,於是我和那年輕人去見我的老師,他也聽過我老師的大名,所以同意讓我老師當裁判。我和他都把各自的論點說完,老師卻隻是靜靜地聽著。然後在蓋著桌布的桌下,用腳輕踢了我一下,態度莊重地對我說著:“你錯了,那位先生說的才對。”
回家的路上我越想越不服氣,我不相信老師這麼有學問的人。竟會忘記這首詩。於是我一到家就從書架上找出“唐詩三百首”,第二天我連班都不上了,拿著書去學校找老師,要他還我一個公道。
在教授研究室裏我遇上了老師,還沒等我把書拿出來,老師就先說了:“你昨天說的那首詩是李白的《長幹行》,一點也沒錯。”這時我更納悶了,老師看了看我溫和地說:“你說的一切都對,但我們都是客人,何必在那種場合給人難堪?他並未征求你的意見,隻是發表自己的看法,對錯根本與你無關,你與他爭辯有何益處呢?在社會上工作別忘記這點,永遠不和人做無謂的爭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