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林肯委責而居於高位的人,很多都是曾批評或者羞辱過他的政治對手,於是林肯得以統一了南北美。
可是,如果你用報複和仇視對待對手,你會招至一個什麼樣的局麵呢?你將使你的敵手更堅定地站在人的對立麵,去阻撓、破壞你的行動,破壞你創造的一切成果。而你,也會因為心中充斥報複的憤怒無暇他顧,你的理想和目標又如何能實現呢。
“如果有可能的話,不應該對任何人有怒恨的心理。”德國哲學家叔本華也如是說。
心靈處方:
為了保持一個健康的心靈和體魄,為了實現你的成功和報負,學會原諒你的仇人吧。
21.“碰釘子”——不要把失敗寫在臉上
人隻有“碰釘子”才能長大,“釘子”碰得越多你就越成熟。
一個業務員碰了一天的“釘子”,連一枝牙刷也沒賣出。下班回家,他仍哈哈大笑地吹冷氣、喝啤酒、看電視。這時,他的同事來拜訪他,看他碰一天“釘子”沒業績,竟然還這麼快樂,問他是不是“釘子”碰太多,腦袋碰壞了?他則說:“我已經耗掉一整天都在看人家臉色,再不好好利用晚上讓自己快樂一下,我的人生就虧死了!”後來,這位懂得享受快樂的業務員因為每天麵帶微笑,反而獲得許多客戶的欣賞,擁有不錯的業績。人活著,有什麼會比快樂還重要,還有力量呢。
許你沒想過:人生即使可以活到百歲,算算也不過3.6萬天,扣掉年少無知和年老無力,我們真正能清醒自主的日子,恐怕不超過1萬天。再扣掉睡覺和病痛,我們清醒的日子最多隻有5千天。就算你這輩子能賺千萬元,甚至數千億元,你的生命再多也隻有5位數。在這樣有限的人生裏,你有多少本錢可以去煩悶不樂呢。
失敗,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挫折或者“碰釘子”,心理學上認為它是當個體從事有目的活動受到障礙或幹擾時,所表現的情緒狀態。失敗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生活內容之一。
世上的事情往往這樣:成果未成,先嚐苦果;壯誌未酬,先遭失敗。可以說,一個人的生活目標越高,越是好強上進,就越容易敏銳地感受到失敗。
當然,失敗有大有小,比如學習上的困難,工作中的不順,同事間的磨擦,戀愛時的波折等,這些都屬不遂意的小事,但積累起來卻會消磨人的銳氣。有些失敗,如高考落榜,招工無名,情場失意,事業不成,幻想破滅,家庭變故等,則往往會對一個人的生活發生重大影響,甚至摧毀一個人的某一精神支柱,使之爆發“人生危險”。
那麼失敗是不是有百弊而無一利呢?不是的,失敗除有不可避免性,對人也有激勵與消極這兩重性。
以利而言,失敗能引導一個人產生創造性的變遷,即增強韌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能引導人們以更好的方法滿足需要。英國卓越的科學家威廉·湯姆遜用這樣一句話概括了他的一生:“有兩個字最能代表我五十年內在科學進步上的奮鬥,就是‘失敗’二字。”可見,失敗成就了他的事業。但以弊而言,一是失敗會造成心理上的傷痕,在情緒上可能產生下。
列反應。攻擊;有直接攻擊與轉向攻擊,發泄憤怒的情緒。自信者多傾向直接攻擊。自卑者常把攻擊轉向自己,或遷怒於別人。不安;多次失敗後,自信的人也會慢慢失去自信心,出現焦慮憂鬱的心境。
冷漠;情緒常受其壓抑,會對工作對生活失去熱心,采取冷漠態度。退化;常常遭受失敗的人會退化,即往往會出現孩子似的無理智的行為。
二是失敗會造成行為上的偏差,常見的有:合理化;自己安慰自己,就象狐狸吃不到葡萄而說葡萄是酸的一樣,給自己找個寬諒失敗的理由,以便心安理得。魯迅筆下的阿Q就深得此法。逃避;逃向幻想世界或生理疾病。壓抑;把可能引起失敗的想法、感情壓抑住,使之變成潛意識。反向;為避免“不好的動機”的暴露,而采取與動機相反的行為,如過分的。
親切與屈從,背後可能隱藏著憎惡與反抗的動機。
三是失敗會造成青年成長環節上的缺陷,如:停滯;發展到某個階段即不再前進了。改向;在遇到挫折之後改變理想方向,有的會自暴自棄,甚至墮落犯罪。畸形;生活中常見一。
些怪僻的人,他們畸形的原因往往是失敗,如失戀造成的對異性的憎恨和疏遠;因直言遭到打擊而變得格外慎言膽小等。惡習;這與失敗也很有關係。如有的人挨了打罵,於是也用同樣的辦法來對付別人,所謂“以惡抗惡”。它一旦成為積習和心理傾向,就會影響自己的發展和人格。
麵對失敗的這些消極性,有人常慨歎:“生活真難嗬!”而那些真正懂得生活的人,他會給自己提出這樣的任務:戰勝失敗,把自己鍛煉得更加成熟和堅強。
生活從它自身的邏輯出發,要求人們增強生活的勇氣,來戰勝失敗。一位哲人曾說過:“迎頭搏擊才能前進,勇氣減輕了對命運的打擊。”無數偉人就是在層層疊疊的困境和失敗中鍛煉了這樣的勇氣和膽識。
生活從它自身的邏輯出發,要求人們增強失敗容忍力。這種能力的高低,一是取決於身體健康條件。一個發育正常的人,其失敗容忍力當然比一個百病纏身的人來得高。二是取決於過去的經驗和學習。一個人學習經曆的越多,其失敗容忍力也會越高。三是取決於對失敗的知覺判斷。知覺判斷愈符合客觀情況,愈能增強自信心,不易為一時的挫折所折服,也就愈能提高挫折容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