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挫折——沒有失敗你就不能長大

沒有摔過跤,你就不能跑步。

1832年,林肯失業了,這顯然使他很傷心,但他下決心要當政治家,當州議員,糟糕的是,他競選失敗了,在一年裏遭受兩次打擊,這對他來說無疑是痛苦的。

接著,林肯著手自己開辦企業,可一年不到,這家企業又倒閉了。在以後的17年間,他不得不為償還企業倒閉時所欠的債務而到處奔波,曆盡磨難。

隨後,林肯再一次決定參加競選州議員,這次他成功了。他內心萌發了一絲希望,認為自己的生活有了轉機:“可能我可以成功了!”

1835年,他訂婚了。但離結婚還差幾個月的時候,未婚妻不幸去世。這對他精神上的打擊實在太大了,他心力憔悴,數月臥床不起。1836年,他得了神經衰弱症。

1838年,林肯覺得身體狀況良好,於是決定競選州議會議長,可他失敗了。1843年,他又參加競選美國國會議員,但這次仍然沒有成功。

林肯雖然一次次地嚐試,但卻是一次次地遭受失敗:企業倒閉、情人去世、競選敗北。要是你碰到這一切,你會不會放棄——放棄這些對你來說是重要的事情。

林肯沒有放棄,他也沒有說:“要是失敗會怎樣?”1846年,他又一次參加競選國會議員,最後終於當選了。

兩年任期很快過去了,他決定要爭取連任。他認為自己作為國會議員表現是出色的,相信選民會繼續選舉他。但結果很遺憾,他落選了。

因為這次競選他賠了一大筆錢,林肯申請當本州的土地官員,但州政府把他的申請退了回來,上麵指出:“作本州的土地官員要求有卓越的才能和超常的智力,你的申請未能滿足這些要求。”

接連又是兩次失敗。在這種情況下你會堅持繼續努力嗎?你會不會說“我失敗了”

然而,林肯沒有服輸。1854年,他競選參議員,但失敗了;兩年後他競選美國副總統提名,結果被對手擊敗;又過了兩年,他再一次競選參議員,還是失敗了。

林肯嚐試了11次,可隻成功了2次,他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追求,他一直在做自己生活的主宰。1860年,他當選為美國總統。

阿伯拉罕·林肯遇到過的敵人你我都曾遇到。他麵對困難沒有退卻、沒有逃跑,他堅持著、奮鬥著。他壓根就沒想過要放棄努力,他不願放棄,所以他成功了。

心靈處方:

持之以恒有兩種釋意,一種是堅持就是勝利,還是一種是固執地鑽進牛角尖而死亡。

20.複仇——寬恕你的敵人

不要把時間去想你的仇人,人生沒有永恒的敵人。

晚上打開電視,一瞧又是《射雕英雄傳》,馬上換台卻引起了上高中的侄女的抗議,我說:“都能背出來了,有什麼勁?”侄女卻說:“你說能背出來,那我問你:‘《九陰真經》是誰的武功?’”這可真把我難倒了,於是侄女得意地給我講了個故事。

說古時候有個叫黃裳的人,出身於武林世家卻不會武功,是個書生。由於江湖恩怨,受數個仇家圍攻,全家滅門,惟獨黃裳逃入深山,為避仇家扮成道士終日遍閱道教書籍,無形中練成了無上內功,把其中心得寫成《九陰真經》,可是等到他想起複仇時,自己已經白發蒼蒼。下得山來,仇家都死的隻剩一個老太婆,望著滿臉皺紋的老太婆,黃裳想,當年行凶時她也不過十六七吧,不由大發感慨:“罷了!罷了!”於是又重回深山,杜撰歸杜撰,但我卻陷入了深思。

能夠原諒你的仇人,你就能夠得到一份健康和成功的可能。

說起仇敵,很多人都磨刀霍霍,恨之入骨,對手使你不安,敵人使你憤恨。你總想能夠給對手以報複而後快。

可是,報複給自己造成的傷害比傷到仇人還要多。

對仇人的報複心理使你內心維持著一窩憤怒和狹隘。說些憤怒不止的話,醫學上認為,長期性的高血壓和心髒病就會如影隨來,伴你度過痛苦的一生。你的內心的怒氣充滿心間,報複充溢四肢,內心和四肢也便缺乏對理想的摯著與追求,事業成功將會遙遙無期。

“即生瑜,何生亮?”看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雄姿英發的周公瑾為他的對手孔明所氣,大叫一聲,吐血而死,而留下一個《諸葛亮吊孝》的假哭戲。仇視何益?憤恨何益?徒傷自己而令敵人稱快而已。

“為你的仇敵而怒火中燒,燒傷的是你自己”。

因此,《聖經》裏耶穌在鼓勵人們“愛你的仇人”,“愛你們的仇敵,善待恨你們的人;詛咒你的,要為他祝福;淩辱你的,要為他禱告。”

我的老鄉——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因而獲得了人間少有的內心的平靜與恬淡。他曾為他的信仰而爭辯,“別人強加於我的不公都是想讓我憤怒,我為什麼要破壞主給我的平靜。所以,主告訴我,平淡地對待仇恨和不公,心靈會升上天堂。”的確從老鄉的臉上,時刻能夠看到一臉的安然和平靜,光潔白晰、美好純正。

少用仇視的態度對待對方,能夠緩和你與對手的關係,從而建立互相尊重的友誼。美國競選,對手之間相互攻訐,甚至敗壞對手的名聲,但仍可在對手所組內閣中擔任重要職務,對人性的處事不能不說是一種啟示。能夠與你成為對手的人,必定有著與你能夠分庭拒抗的能力和實力,你能原諒你的仇人,將你的仇人招至麾下,為你效力,不是更利於實現你的目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