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也許她要的,就隻是自我安慰而已。她很會勸別人分手,最會講的便是:“別傻了,快離開那個男人,別再白白受苦。”這麼會勸別人的人,最後卻勸不了自己,終究也隻能令自己受苦。

金聖歎曾經總結人生的三大不幸,即少年喪父,中年喪偶,老年喪子,堪稱經典之說,但更有好事者加了個第四大不幸:初戀失戀。這也許隻是一種少年人的情懷:愛,走極端。台灣已故女作家三毛就是這種典型。三毛上大學時就曾把自家的電話號碼寫在一個她舊戀的男生手上,但被拒絕,於是負氣周遊世界,好不容易與荷西接合,卻又命運不濟,最後既衝動的與年逾古稀的王洛賓談婚論嫁,卻發現王已不再是當年的情歌王子,於是自縊於家中。其實戀愛就像談判,一次談不成可以再談,似乎不必那麼悲壯。

為什麼有些人失戀時,悲痛欲絕,甚至踏上自毀之路?為什麼有些戀人在遭遇挫折,不能永遠在一起時,會有雙雙殉情自殺的行為呢。

愛情對於某些人來說,是生命的一部分,是一種人生的經驗,有順境有逆境,有歡笑有悲哀。所以,當和另一個人相愛時,會覺得快樂,覺得幸福。但當分手時,或者遇上障礙時,會自我安慰地說:“這是人生難免,合久必分,也許前麵有更好、更適合我的人哩!”於是他們會勇敢地、淡淡然地處理自己傷心失落的情緒,重新發展另一段感情。

有另外的一些人,會覺得一生裏最愛的就是這個人,不相信世界上有更完美、更值得他們去愛的人,所以當這段戀情有變時,他們就會失去了所有的希望,也對自己的自信心和運氣產生懷疑。認為對方不再愛自己,就等於自己是不值得別人去愛的。這段關係遭受外界的阻力,就等於“天不助我也”。如此,他們就會走向比較極端和消極的想法,也可能會選擇自殺的路途。

傷心的人們,請你們注意:其實,現實人生裏,幾乎沒有人是像電影小說流行歌曲所形容那樣幸福地可以一次戀愛就成功,永遠不分開的。大多數人都是經曆過元數的失敗挫折才可以找到一個可長相廝守的人。

所以當你失戀時,當你們不可能永遠在一起時,你應該告訴自己:“還有下一次,何必去計較呢。”無論你這次跌得多痛,也要鼓勵自己,堅強起來,重拾那破碎的心,去等待你的“下一次”。

心靈處方:

人生最怕失去的,不是已經擁有的東西,而是失去夢想。愛情如果隻是一個過程,那麼失戀正是人生應當經曆的,如果要承擔結果,誰也不願意把悲痛留給自己。

記住,下一個他(她)更適合你。

37.貞操——愛,靈魂比身體更重要

貞操很重要,但不是愛情的全部,真正的愛情是兩顆心的永恒。

湖南懷化縣的一個女孩子,在廣東東莞一個大鞋廠打工,和同工廠的保安員相戀。獨在異鄉為異客,工作之餘,兩人花前月下倒也甜蜜。

但是,就在兩個人熱戀,準備結婚的時候,女孩子卻被父親叫回家,強迫她嫁給鄰村的一個傻子,來“換取”那傻子的妹妹,嫁給女孩的哥哥。

女孩子不答應,但是被哥哥強迫送走,鎖在新房裏。她想一死了之,但接著想到深愛的那位保安員,她還是活了下來。她故意裝作順從,得到傻子的信任,並在婚後的第十六天,逃了出來。

女孩子逃回工廠,抱著保安員,哭訴自己的遭遇。

保安員聽完,一把將她推開:“你既然已經失去了貞操,就回那個傻子身邊吧!”

女孩子怔了怔,轉身衝上宿舍6樓,帶著滿腔的絕望,墜樓而亡。

就這件事情,廣東的某個電台還做了個專題,可以說,這樣的悲劇並不少見,特別是在文化層次較低的階層,保守的貞操觀念還是相當的頑固,筆者曾經在珠三角生活過幾年,親耳聽到,或親眼看到過不少這樣模式的故事:女孩來廣東打工,年幼無知又寂寞,被騙貞操後又被拋棄,於是自拋自棄做小姐,或是忍氣吞聲胡亂嫁個自己不喜歡的討不起老婆的男人,特別是後者可說是大部失貞女孩的歸宿,而且這種現象在全國各地各階層都不鮮見。可悲,女性;可恨,封建的餘毒。更具諷刺意義的是,各地大醫院,甚至美容院,都相繼開設“處女膜修複專科”,竟然生意紅火。

這不得不令人深思:現代人的愛情觀是否是建築在脆弱的處女膜上。

心靈處方:

貞操隻有一次,不要把它當作衡量愛情忠貞的唯一標準。

38.吵架——真愛是吵出來的

鍋碗瓢盆沒有不磕磕碰碰的,但是少一樣都難以做好一頓飯,夫妻之間的感情也是這樣,如果不吵不鬧,是難以知道真心,計較隻是在抹殺真情。

去年冬天,我的一位遠方表姐從鄉下來,在我家住了幾日。閑聊中,她對我談了這麼一件事,使我聽後有一種刺心尖般的痛楚。每每憶起,喟歎不已。使我一下子對婚姻,對家庭,對夫妻感情有了一個更深的體悟。

表姐她村裏有一對夫妻,丈夫是鄉裏一所中學的民辦教師,老婆是地道的農婦,結婚30年,吵了30年,爭爭吵吵中生了五個娃。10多年前,老婆聽不少人講她男人可能與學校的一。

個女教師有男女關係,於是就哭著躺在學校的操場上從上午到半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