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婚姻問題又如何處理?人們總以為與其讓小孩生活在一對爭吵不休的夫妻之間,不如離婚,讓小孩跟隨父親或是母親重新開始寧靜的生活。按照這種未經研究、毫無依據卻被大家廣為接受的說法,成千上萬的夫妻選擇了離婚,他們認為長痛不如短痛,尤其對小孩而言,這是一個比較好的方式。然而,最近幾項研究卻明白地指出離婚隻是一種消極的作法。
“如果小孩有決定權的話,就不再有離婚問題。,”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索尼特博士在最近一次全美小兒科醫學會議中提出報告:“父母離異會對小孩造成永久的傷害。如果我們的世界由小孩統治,就不再有離婚問題。”
美國西北大學精神醫學教授米勒博士表示,他完全不同意父母離婚對小孩比較有益的說法。他同時指出並沒有任何實據可以證明,單親撫養長大的小孩,會比雙親撫養長大的兒童更有安全感,或者表現較佳。青少年兒童自殺案件,吸食麻醉藥,酒精中毒,甚至謀殺案時有發生更有增加的趨勢。類似的調查顯示出:盡管夫妻問時有口角,共同撫育子女才是積極的作法。
逆境不久,強者必勝。堅強的人處理問題,常采用最積極的方法。積極處理問題,才是關鍵的所在。
肢體被切除後無法重生。然而你卻能夠考慮各種可能的方法設計出假肢,進一步幫助你,走得更自然、更好、更快。這樣積極的努力,你更能鼓舞別人。當然我們並不是說“積極思考”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有些時候我們也得麵臨現實。但是我們深信這種方法可以解決絕大多數的問題。強化期待力
對我們的生命最有幫助的,莫過於在心中懷著一種樂觀的期待力——一種隻關注與期待那些最好、最高的事物的態度。
對於自己的前程有著良好的期待,這足以促使我們奮起而努力。我們期待成家立業、安富尊榮,期待著自己在社會上占有一席之位,甚至嶄露頭角。這種種期待,都能驅策我們努力奮鬥。
世界上有許多人,他們都自以為世間有種種的幸福安樂,以及種種的物質享受,然而他們哀歎那都不是為他們而設的!他們頑固地相信,那些東西隻有別人才能享受,自己對於這些是沒有份兒的!
但是,為什麼他們與別人處於不同的氛圍,別人有份,而他們沒有份呢?就是因為他們自認為自己是與別人不能相提並論的;認為自己是屬於下等;就因為他們自暴自棄。上蒼是沒有什麼方法可以使人們得到世間的種種幸福的,假使你老是誌趣卑微、自甘墮落;老是對自己沒有多大的期待;老是不相信世間的種種幸福是可以屬於你的,你自然隻能渺小卑微地度過一生了。
我們期待什麼,就得到什麼。所以,假使我們什麼也不期待,那就什麼也得不到。
一個人假使常常懷疑自己的能力不足以使他取得成功,那他就決無成功的希望。隻有期待成功的人,才能獲致成功。一個成功的人的心理必須是積極的,勇往直前的,向上、樂觀的。
如果你一麵在期望著追求某一件事,但心中卻在期待著相反的事情,這種相互矛盾的心態最足以誤事。假使你期望昌盛富裕,而同時卻又懷著貧賤相依的精神態度,那你就永遠不會步入昌盛富裕之門。
許多人就是因為精神態度不與實際的努力相匹配——正在進行此事時,卻在期待另一件事。以致他們所作的大部分努力都是勞而無功的。他們所懷有的錯誤精神態度,會於無形之中把他們所追求的東西驅逐掉。他們在從事事業時,沒有心存必勝的期待與把握,也沒有心存堅強的自信與決心。
靈魂期待著什麼,就能達成什麼。
最足以使病人的病情趨於嚴重的,就是不良的心理作用和精神態度,他們常常害怕病情會日趨惡化,常常預感某種症候會出現。這種不良的期待,會對病體產生可怕的惡劣影響。它會使病人的生命與活力的泉源趨於幹枯,而終至於死亡。隻有樂觀的期待與堅強的信仰,才能醫好疾病。病人對於病情的樂觀期待,對於醫師及藥劑的堅強信念,這種心態在治療疾病上的功效,實際上要超過醫師及藥劑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