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克服人性的弱點,做一個成熟的人(6)(1 / 3)

我僅是舉出一小部分而已。這些人所能抱怨的,可是毫無止境。無論是喜歡訴苦的女孩,或是健壯的大男人,這類人隻要一開口,通常是說個沒完沒了。他們把自己放在舞台中央,是各方注意的焦點。隻是,聽眾所能回報的,大概隻是一個大大的、深長的哈欠,並希望自己就此失去意識,直到話題結束為止。對這些令人苦惱的人士,最麻煩的是,他們並不知道自己的言談令人生厭。正如我們所說,沒有人會故意惹人討厭,這些人認為自己是各種集會的活力泉源,是聰明伶俐的社交家、是提供情報或珍貴信息的人。也許你和我也正是這一類型的人,隻是自己毫無所覺罷了。

所幸這類狀況還是有跡可循,隻要我們留心觀察,隨時警覺,應該還能及時挽回我們的聽眾,比如下麵這些表現:

1.有些聽眾會現出不自然的微笑或眼神。

如果我們正滔滔不絕地談到自家的小威利如何討人喜歡,然後,發現聽眾正坐立不安、心神不寧的樣子,那時我們便要趕快停止話題,或是讓對方也有機會可以談談他們家的孫女兒。當然,接下去便是輪到你受苦了。

2.對方開始偷偷地看手表。

假如,他們開始用力甩手表,或是把手表拿到耳朵旁邊,其用心就更明顯了。你那時若不立即打住話題,就要明白對方已開始在內心嘀咕,甚至開始咒罵了。公開演講的人士尤其應該隨時注意這種“看表征候”。

3.飄忽的眼神也是一項不可忽略的警示,那是對方對目前的話題不感興趣的表示。

例如在一個雞尾酒會上,我們正好逮住一個可憐的家夥傾聽我們發言。那時,假如他急切地想擺脫苦難,唯一的方法便是用乞求的眼神向經過的人求救。當然這個方法一點效用也沒有,沒有人會傻得願意同他交換位置。因此,假如你尚有些人性的話,最好趕快停止話題,放了那個可憐的家夥。也許你會問:以上談到的問題,究竟與心靈的成熟有什麼關係呢?我們可以這麼說:言語乏味可以顯示出說話的人缺乏智性、想象力和對人的敏感性,而這些特性都是完成健全人格、能對別人有正常反應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言語乏味的人不但不了解自己、不喜歡自己,甚至也不能保持自己的自然天性。由於他不能使別人了解自己的基本需要,並得到滿足,因此在與別人交往的時候,也很難去了解並滿足他人的需要。為了補償內心的空虛,這種人會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瑣事上麵,並過分加重這些瑣事的重要性。他的溝通方式與其精神層麵一樣毫無趣味。他絕不是個真正有趣的人,而是現代人沉浮在人世間的悲劇象征,沒有堅定的支持力量或對事物有一定的看法。言語乏味是人格生病的一種症狀,也是人格不再成長的一種現象。人若是心靈成熟,或心智繼續成長,就能與人討論任何事情而不致引人生厭。因為凡是經由他處理的每件事,都會變得有意義。同樣的事,言語乏味的人處理起來是毫無趣味,但成熟的人卻能將其變得活潑有朝氣。但這些令人生厭的人,卻是使我們願意為成熟而更努力的最大刺激因素。因為這些人讓我們深深體會到——假如我們不努力,終有一天也會變成那副模樣。

所以,如果你想克服人性的弱點,做一個成熟的人,請記住第8個方法——時時注意自己言談細節,不要做一個令人生厭的人!

9.贏得友誼的最佳方法

要想贏得別人的友誼或者感情,必須先不去擔心別人是否喜歡我們,而是要用心去改善自己的態度,並增進能讓別人喜歡你的品質。

當我15歲的時候,還是個愛幻想的孩子。我常常想自己總有一天會寫出一部全美國最偉大的小說,於是,我就開始沉浸在夢想中:似乎已看到周日報紙上連篇累牘的好評,似乎聽到了經久不息的掌聲,似乎聞到了嫋嫋傳來的香火味。我還幻想著去巴黎參觀時應該穿什麼樣的衣服,高興地看到人們到處引用我的文字,凡是我所到之處總有人追隨和敬仰我。

就在我做這些夢的時候,我根本沒有想過創作必須付出血淚和汗水,必須用辛勞來換取。在我夢想的天堂中,有的隻是榮耀,而沒有榮耀背後的付出。所以,你們不可能在美國偉大作家的名錄中找到我的名字。我也漸漸明白,偉大的作品都是由那些隻顧埋頭寫作,而不圖任何回報的人創作出來的。我在年輕時曾有一種愚蠢的心態,既渴望友情,可是卻又隻願意和別人保持某種比較滿意的關係。我這種心態正好和許多人一樣:既想要別人對自己感興趣,但是卻不肯花精力讓別人來接受自己。

在我的成人教育課程培訓班上,我發現許多人都很自卑,他們總是這麼想:“我過於害羞膽小,不能吸引別人的注意”;“看來沒有人願意對我感興趣”;“別人並不渴望認識我”……

別人憑什麼要對你感興趣呢?在這個世界上,也沒有人有義務去必須喜歡別人。無論是做生意還是在社會交往中,假如我們不能拿出別人想要的東西,我們就沒有任何理由讓別人來主動討好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