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陳慕白前世所閱讀的史料中,朱元璋絕對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
從一個放牛娃成為一代帝王,絕不僅僅是他幸運,其中的凶險恐怕隻有當事者才能夠真切的感悟。
當了皇帝之後,他遠見卓識,為自己的帝國建立了一整套的完備係統,他堅信隻要子孫能夠堅守自己創立的製度,大明王朝將永遠的延續下去。身為大明首位皇帝,朱元璋確實為了大明王朝做了很多事情。隨著大明朝經濟的複蘇,朱元璋知道必須要將權力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製造胡惟庸案、藍玉案。當然朱元璋知道這些人有的並沒有謀反之心,可是身為帝王的他有著遠見卓識,隻要威脅自己統治的人都必須要鏟除。這也是古代帝王無法掌握的悲劇,不殺別人,就有可能被別人威脅。兔死狗烹,鳥盡弓藏。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之後,洪武二十五年,殺掉曾經為他算命的周德興;洪武二十八年,殺掉宋國公馮勝。
並不是朱元璋不念舊情,往往是身處其位,不得已而為之。湯和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他早已經放棄了兵權,安享榮華。朱元璋確定他沒有任何私心後,才放他一命。
想到自己以前所閱讀的史料,陳慕白心中有一絲擔憂。自己此等做法確實能夠讓身為皇帝的朱元璋另眼相待,可是是否會適得其反。自己是看透了朱元璋絕對不希望有人忤逆他的意思,真正的做到一代帝王一言九鼎,而做出對症下藥的舉動,在朱允文麵前說出那等話,隻是陳慕白將事情想的太簡單了。
皇帝永遠不允許有人知道他心中所想,更何況是朱元璋這類對權利極為渴望的君王。他想實現南北公平沒錯,甚至有時候會用到一些極端的做法。陳慕白相信身為翰林院學士的劉三吳不會貪贓枉法,朱元璋之所以殺掉他,究其原因是因為劉三吳不會揣摩聖意,太過迂腐。最後實在沒辦法,才將劉三吳誣告成藍玉黨,這是朱元璋不得已而為之。身為一代帝王,絕對不允許任何人忤逆自己的意思。陳慕白想到這些,覺得自己所做有些魯莽,甚至可能會引火燒身。
朱允文回到皇宮之後,換上服飾直接入宮覲見朱元璋。陳慕白的話確實讓朱允文考慮頗多,畢竟這件事情如果真的猶如陳慕白所言,那裏麵的事情可就耐人尋味,不得不防了。滿腦子都在思考的朱允文走在書房門口,有點躊躇之意。
“長孫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服侍朱元璋的太監見到長孫殿下在書房外連忙跪拜道。
“不必多禮。”
“長孫殿下是來覲見皇上的吧!老奴現在就去通報。”
“皇爺爺正在批閱奏章,我還自己進去吧!”朱允文說完,下定決心,走進禦書房。
走到禦書房,發現朱元璋正在批閱奏折,連忙跪拜道:“皇爺爺安康。”
“孫兒,你來了。快起來!”朱元璋從伏案上抬起頭,表情溺愛道。
“謝皇爺爺。”
“聽宮裏當值的太監說,今日你出宮了?”
“是,孫兒今日去尋了一下落榜的北方士子,跟他們暢聊了一番。”
“跟皇爺爺說說。”朱元璋放下手中的奏折,微笑的從龍椅上站起來,走到朱允文麵前,牽著對方的手走到臥榻旁邊,坐下道。
“今日孫兒離開皇宮,打聽了一番,知道落榜的北方士子都集結在一處叫做軒雅居的客棧,然後跟黃老師一起前去。正好遇見禦史廖子凡帶兵前去鎮壓。士子中領頭者跟對方據理力爭。現在皇爺爺正在徹查此事,孫兒擔心如果禦史廖子凡將北方士子帶走,可能會引起北方士子的不滿,隻好讓黃老師前去勸阻廖子凡撤兵。等廖子凡撤兵之後,孫兒又跟北方士子暢聊一番。其中有個山東舉人陳慕白,此人正是這件事情的領頭者。孫兒向他詢問了一下整件事情。陳慕白說……”想到今日陳慕白對自己說的那些話,朱允文有些猶豫,話語也沒有原先那般順暢。
“說什麼?”朱元璋看到孫兒的欲言又止的表情,問道。
“他說這件事情看似簡單,其實是有人想阻礙皇爺爺消除南北差異的想法。其心可誅。”聽到朱元璋詢問的聲音,朱允文連忙道。
“此人當真這麼說?”朱元璋一臉所思道。這件事還未徹底勘察清楚,此人竟然敢說出這種大逆不道的話,此人到底有何依據?又問道:“此人是否知道你的身份?”
“陳慕白確實這麼說。孫子所行所言很是嚴謹,想來陳慕白並未知道孫兒身份。應該隻是朋友之間的暢聊,不過他說這話的時候很謹慎,想來也知道自己所言事關重大,擔心泄露出去可能會招來殺身之禍。隻是孫兒不知為何此人如此相信孫兒。”朱允文沒想到皇爺爺竟然這麼問,反複的想了一遍跟陳慕白相識相談之間的細節,似乎並沒有察覺到此人洞悉自己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