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66:親軍初成(2 / 2)

雖然慕名而來的人才很多,但是張天明並不想多選。張天明隻公布了五個名額而已。

張天明親自找來所有報名應征軍官的人,每一個人都親自接待和促膝長談一個時辰,張天明沒有固定的發問模式,都是想到什麼就說什麼。張天明隻想招募到真正的人才,他不希望招到死啃兵法的書呆子。經過數日不斷的暢談,張天明終於從一百個應征者選定了十人。這十人都是能言善辯,兵法熟練,陣法精通,能活學活用之輩。

最後張天明找來戚繼光的親兵,前往十人的家鄉調查此十人的品性。但凡能統軍之人,不管如何有才能,品性一定要正直。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一個品性不良的人,要想要求別人,就難如登天。欲得人心,必先正其身。

張天明拿到調查結果之後,果斷的淘汰了其中的六人。

他們都是在品行上有一些問題的人,或者不孝,或者懶惰,或者欺弱、、、、

張天明不求聖人,但是有些問題上絕對不允許含糊,不孝的人,定然不忠,懶惰的人,定然紀律散漫,欺弱的人,帶出來的軍隊絕對是為禍大明的**軍。

這些人都是莫名其妙的就被淘汰了,等到他們千般打探才知道自己被淘汰的原因,紛紛心服口服,回家修身正道去了。或許他們都該了解一個正直的品性,對於自己的前途有多重要。

張天明千挑萬選的四位軍官,一人已經五十多歲,兩人四十有餘,最年輕的那位卻隻有二十一歲。他們按年長到年幼,分別是:張鎮川、何其道、劉萬年、萬天籌。

張鎮川為人老成穩重,是四人中最年長的,品性也最高,對於自己的要求幾乎到了苛刻的地步。這種人說出來的話,就算是張天明本人都很難拒絕。這就是人格的威力,由此人領軍,張天明相信絕對沒有一個兵敢有怨言。

何其道為人善辯,張天明看來絕對是一個頂尖的談判專家和說客。最關鍵的是,何其道用來搞軍隊政治工作,絕對是一等一的好手,他這張嘴絕對能激發軍隊的鬥誌和團結力。

劉萬年不苟言笑鐵麵無私,而且精於陣法和練兵。他絕對是一個最好的軍隊法司和操練官。有劉萬年在,張天明相信一定可以訓練出紀律嚴明的軍隊。

萬天籌擅長兵法謀略和天象,但是畢竟過於年輕,雖然有大才,但是易衝動。不過他的見解是四人之中最新穎和獨特的。萬天籌絕對是最佳的參謀,對於奇兵製勝方麵有自己的專長。

張天明讓四人緊密的配合,任命張鎮川為親軍總軍師負責調派全軍,何其道為行軍總管負責軍政,劉萬年為參將負責操練和軍法,萬天籌為副軍師負責謀略和輔助調度。

張天明得此四個良將,真是萬事俱備隻欠東風。四人原本就久不得誌,尤其是幾個年長的更是鬱鬱,如今一把年紀居然能夠得到張天明的賞識,直接調度軍隊,可謂對張天明的知遇之恩感激不敬。

有了此四人後,張天明對於組建軍隊的信心強了許多。所謂財散則人聚,人聚則軍成,有四人參與建軍,原本緩慢的招兵過程快了許多。

數天之後張天明終於招齊了五千人,這些人各個都是千挑萬選。張天明直接授權張鎮川全權負責對這些軍隊的整編和收錄。張天明直接將五萬兩銀子交與張鎮川全權負責采購軍需和組建基礎。軍隊需要必須的盔甲和軍營,還有武器裝備,校場,後勤架構。正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張天明既然選擇了此四人為自己建軍,就放手讓他們大幹一場。張天明隻掌握一些進度即可,反倒樂得自在了。

四人沒有辜負張天明的一番眾望,半個月內就將所有必須都準備好了。在張天明建立火器工廠的山窩外,張鎮川建了一個大軍營和校場。軍營的建立和火器工廠不同,大多都是已帳篷設立,柵欄相圍,建設速度要比工廠快上太多。

等到張天明前往軍隊視察的時候,劉萬年已經在帶著五千軍隊,有條不紊的操練了。看著整齊劃一在操練的軍隊,張天明終於舒了一口氣,沒想到隻一個月的時間就組建起了裕王的親軍,這個速度連張天明自己都難以相信,但是張天明知道眼前的這支軍隊此時並沒有什麼戰力,眼下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而已,要想訓練成百戰百勝的神軍,還要很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