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8章(2 / 2)

聶烴走到門口了,突然想了起來,轉身又回到屋裏,把桌子上聶二老爺給的那五十兩拿到手裏,道:“就當我是借的,以後我肯定會還。”

屋裏沒人搭理他,聶烴冷哼一聲,趾高氣揚的走了。

好歹吃過流流的苦,聶烴也沒有拿著五十銀子大花特花,租了房落下腳。一邊等大房的消息,一邊在外頭極力抹黑二房,隻是這回他的抹黑真沒啥用。上回朱氏的那個孩子,裏長還出麵試圖想讓二房收養,因為孩子太小,沒有生活能力。

現在換成聶烴一個二十幾歲的成年人,有手有腳,沒病沒災,還賴在伯伯家裏吃白吃,說出來肯定是被鄙視的。再加上他在外頭沒人被騙錢戴綠帽子的事早在青陽傳遍,柳姨娘在外頭是大力喧嚷,一個成年男人能蠢成這樣,真的很有警示作用。

正月底大房的信來了,一共兩封。一封是聶大太太的,明確表示不管三房的事。聶二太太便派人把信給聶烴送過去,大房的是信是給聶烴,死不死心總要讓聶烴知道。

聶蓉蓉的那一封本以為是家書,沒想到卻帶來了讓二房搬遷的大消息。聶二太太看完信都有點愣神,海戰不是打完了嗎,難道青陽真會有什麼大事不成。

“這要不要打聽打聽?”聶二老爺也覺得很不可思議。

聶二太太卻是道:“你問誰打聽?還有誰比女婿更可信。”

聶蓉蓉信上說得明白,消息是來自簫殤,也未必十分準確,為了盡可能的避免損失,把家裏的大事辦完,店鋪關門,值錢東西先轉移。

聶二老爺頓時猶豫起來,聶家在青陽這些年頭,老門老戶的,做生意方便宜也不會被欺負。就像聶烴在外頭受了欺負卻無可奈何一樣,實在是強龍壓不過地頭蛇。

“你在店門口貼上盤店的字樣,看看有沒有人問價。還有烘兒的婚事,看樣子也要早辦了。”聶二太太說著,本來想著年底再辦,現在看來是拖不到那時候了。真要是有大事要逃難了,就是訂下的婚事也不說了,還不如早點辦了,都能省心些。

“這……。”聶二老爺心裏十分舍不得米鋪,他辛辛苦苦起早貪黑的經營,現在要他轉掉……

聶二太太道:“女婿的話什麼時候錯過,現在不轉掉,將來隻怕會損失更多。”

現在家裏一半的收入都來米鋪的利潤,轉掉是讓人舍不得。但要真是戰事來了,別說店鋪,就是命都未必能保的住,安全第一,趁著現在還能轉上價錢,趕緊把店鋪轉了,手裏還能有點餘錢。隻要戰爭不打到國內,田租是旱澇保收,不管怎麼樣一家人不會挨餓。

聶二老爺拿過信又仔細看一遍,再舍不得也隻能如此,想了想道:“隻是生意好好的,突然間轉店,買主要是問起來這要如何回答好?”

總不能跟人家說,馬上又要打仗了,大家趕緊逃命走。先不說買家聽到這個消息還願不願買,官老爺知道了就要先治罪,散布謠言,惑亂人心。

聶二太太想了想道:“那就說,女婿在外頭跟我們找了更好的門路,所以才把店鋪盤掉。”

聶二老爺點點頭,這樣說倒是合適,有更賺錢的就把不太賺錢的轉掉,這個理由很合理。卻不禁道:“那轉了店鋪之後,我們真要上京嗎?”

若是青陽真不安全,必須到外地去,他傾向與去京城,先不說京城的安全性最高。聶大太太和簫殤都在京城,不會兩眼一抹黑,多少有個照應。

“京城……我們過去合適嗎?”聶二太太顯得十分猶豫,她雖然沒有去過京城,但青陽離京城並不算遠,多少也知道些。物價,房價都高的很,而且貴族如雲,平頭百姓的日子很不好過,更何況他們這些外鄉人。

看聶蓉蓉以前的書信,大房在京城的房子跟二房現在的房子差不多,就這還是托關係各處打聽才買到的。簫殤雖然才去京城不久,但他的叔叔卻是探花,他也隻能混成這樣。憑二房人的本事到京城還不是要靠大房關照。

聶二老爺道:“大嫂和老大都在,總有個照應。”

聶二太太搖搖頭,道:“投親靠友不是長久之計。”

投親靠友短時間可以,親戚之間互相幫幫忙。但要是歸期不定,被人光照的多了就不好了,遠香近臭啥時候都是真理。想得到別人的尊重,那就要自己立起來,不是等著人照顧。

聶二老爺也不說話了,聶蓉蓉信上並沒有說這個警報啥時候會解除,長時間確實是個問題。

“要是實在不行,我們就先到莊子上暫住。”聶二太太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