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2章(1 / 2)

休息了兩天,聶二太太算是緩過勁來,就像聶大太太說的,不服老不行,身體不好使了。聶大太太吩咐廚房收拾了一桌酒菜,算是給聶二太太接風。席上閑話起來,也就說說兩房的事,其實也都是些瑣碎家事,兩房日子都過的很太平。

“聶烴在幹嘛?”聶大太太想了起來,順口問了一句。寫信給她,讓簫殤給他出頭到外地去報仇,這根本就是腦子裏有包。

聶二太太搖搖頭,道:“二房去了南陽,他留在青陽,不知道在做什麼。”

二房要走的時候,聶烴找上門來過,哭著喊著要二房把他帶上。說自己如何如何可憐,卻被聶煬趕了出去,自己不幹活掙錢養活自己,天天想著好事,指望別人養,這真不可能。

聶大太太聽得不禁搖搖頭,道:“受了這麼大的教訓,仍然不長腦子,沒救了。”

“那天煬兒趕他走時,他還破口大罵,說我們當長輩的不慈,對不住他。”聶二太太歎氣說著,有時候她也想不清楚聶烴的腦筋回路,幹活做事才有飯吃這是這麼簡單的事,為什麼聶烴就沒這個意思,老想自己父母雙亡多可憐,錢被人騙了多可憐。大房應該給他報仇,二房應該養他,父母子女之間尚不能如此,親戚哪來的這麼多義務。

“已經撫養成人了,好歹都是他自己的事了。”聶大太太說著,要是簫殤還姓聶,還像以前那樣,家裏大把錢掙著,養個閑人還無所謂,總是親戚一場,不會看著餓死。現在簫殤走了,二房勉強顧住自家,再讓二房照顧閑人,那是做不到的事。

隻能說聶烴不會投胎,要是能到一個絕世絕胎,成了王爺世子,被人榮養一輩子還是有可能的。投胎到平民百姓家,那就各顧各家,想被人供養,真是做夢了。道:“不提他了,烘哥兒的媳婦進門許久,有消息了嗎?”

聶二太太笑著道:“我來之前才診出來,有了身孕,我特意叮囑烘兒要小心照顧她。成婚不久的小夫妻,感情好著呢。”孫氏跟聶烘倒是十分對脾氣,孫氏性格溫柔,又知書達理,聶烘也是個書生意氣,正好配對。

“如此就好,你也少操些心。”聶大太太說著,二房上下,從聶二老爺起就該給聶二太太磕個頭道謝,聶二太太就是沒有在外掙過一毛錢,要是沒有她在,二房過不成現在這樣。

“****一輩子心,也不差這點了。”聶二太太笑著說,又看向旁邊的聶芸芸,摸摸頭道:“就剩下這麼一個丫頭,給她找個好婆家,我就徹底心靜了。”

這趟她帶著聶芸芸上京來,其實也有這個意思。要是沒有戰爭,全家在青陽安居樂業,那在青陽給她找戶門當戶對的人家並不是難事。結果戰爭來了,二房全家搬到了南陽莊子上,四周全是佃農貧民,原來青陽的舊友可能都搬遷了,就是沒搬遷,都不在一處了,戰爭也不知道打多久,談婚事隻怕也不方便。

不過一切也要看造化,簫家在京城定居也沒多久,更沒什麼根基。若是有合適的,給她訂一家,若是沒有,那就回去慢慢尋。

聶芸芸不由得羞紅了臉,低下頭。心裏卻是有點期待,這趟上京前,柳姨娘是千叮嚀,萬囑咐,這回上京是帶著目標來的,把自己推銷出去,嫁個好人家是第一要務。要是這回失敗了,將來的命運就不好說了。

聶大太太笑著道:“姑娘出閣是大事,是要好好挑挑看,也不能隻看眼看,總要看看將來前程。”而且像聶芸芸這種情況,最多隻能選個潛力股。

裁衣服打首飾,青陽與京城的衣服首飾樣式多少有些差異,簫家在京城也快住兩年了,親朋也多了兩家。眼看著就要過年了,總有些應酬,尤其是聶芸芸,聶蓉蓉撿著好顏色流行式樣多做了幾身。

“她還要長個子,夠穿就好了。”聶二太太說著,知道聶蓉蓉手裏有錢,但還是別浪費的好。

聶蓉蓉笑著道:“總是要把過年要穿的準備好,母親不曉得,京城的小姐們出門排場大著呢,就這些還未必能夠。”

吃年酒之幾天衣服絕對不重樣,而且每次出門至少要包三套衣服,上廁所洗把臉都要換衣服。虧得聶家的親友少,不然要做的更多。

聶二太太這才不說什麼,隻是笑著對聶芸芸道:“看你姐姐多疼你。”

“多謝姐姐。”聶芸芸笑著說,作為十來歲的女孩子來說,多了如此多的新衣服,當然高興。新衣服多了,出門多了,她的機會也就更多了。

聶大太太準備過年事宜,聶二太太也幫著收拾,聶蓉蓉孕婦休養,人口少,應酬少,要準備的東西也不多。再加上琉球丟失,雖然沒有明令禁止,但家家戶戶都曉得,皇帝不痛快的時候,大家都收著點,誰讓你在天子腳下呢。

“京城的大戶人家都在遣散戲班和伶人呢,過年正是熱鬧的時候,不知太太和奶奶們有沒有意思收個戲班進府解悶。”牙婆賠著笑臉說著,京城有名有姓的人家都要把家裏的戲子們打發走,牙婆們也就跟著忙碌起來。

聶大太太馬上擺手道:“我們這小門小戶的哪裏養得起戲班,媽媽也看得起我家了。”簫家雖然沒什麼權勢,簫殤也是不起眼的人小物,但全京城的權貴們都解散戲班了,他們家卻唱起大戲,怎麼想都覺得不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