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自習後,下起了磅礴大雨,毫無征兆的大雨困住了一大批學生,無可奈何,大家隻能坐在教室等雨停。能夠靜下心來看書的人不多,大多數人是在聊天,至於聊天的內容,可謂是網羅盡各種類型。但我無半點興趣加入這種討論,至於原因,大概是我覺得他們聊天的方式簡直令我無法理解,加上半開玩笑似的對曆史人物種種頗為不敬的言論,我都快忍不住要向前抽他們幾巴掌。
還好窗邊的位置沒人,我坐在窗邊打開我的《童年》,盡力的不被嘈雜的聲音幹擾到。讀著讀著便不覺得身邊吵鬧了,也許人在嘈雜的環境能夠靜下心來,直至慢慢的適應,成為一種習慣,那吵鬧的環境也不會影響到自己。這個習慣我一直保持到現在,未曾斷。難得的是,在嘈雜中保持內心的平靜,需要的是自身無限的想象力的發散,將耳朵的感官敏感度降低,盡量發揮腦力的想象,自然會把注意力集中到想象的畫麵上,從而耳朵的感覺會被大大削弱。我也曾因為用這樣的方式受到爸媽的批評。
通常爸媽喜歡在看電視的時候聊天,而我總是盯著電視看,完全聽不到(確切的說是沒注意到)他們在跟我談些什麼。必要時,他們會采取極端的做法——關掉電視,叫我認真聽他們講話。大人們嘮叨、囑咐我們應該怎樣做,如何做,我們最好要按照他們的設想去做、並且達成他們給我們設定的目標。可這種從小聽到大的言語,我不想聽下去了,我唯一期望的是他們可以別再嘮叨個不停,最好能給我一點清淨的時間。
雨的滴答聲形成叮咚叮咚的旋律,夜燈映襯下的那棵菩提樹慢慢從漫無目的搖擺中安定下來,大概過了一個小時,雨停了。此時已是晚上十點半。
雨後的夜晚空氣清新,排排暖黃色的街燈直通到校大門,守門的保衛員早把鐵門打開,站在旁邊檢查出入校門的學生有沒有帶上外出的學生證,靜靜的過道頓時人聲鼎沸,蟲鳴不止。
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宿舍,馬上洗了個冷水澡,宿舍不能使用電吹風,我用手把頭發打亂,來回拍打,頭對著風扇口,十分鍾後便甩幹了頭發。十一點全體宿舍關燈後,我爬上床,躺下就呼呼睡著了。至於室友又在談論哪個女生漂亮、哪個男生成績好,我全然不予理會,因為我累得隻想好好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