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從貴族時尚到貴族精神——讓精神富裕起來的時代已經到來(4)(2 / 3)

而提倡貴族精神中崇尚知識的意義,遠比“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由顏如玉”的含義要遠大得多。不說那些因為麵子而崇拜“文憑”的富人們,就是當今中國的學術界也同樣如此。當知識變成一項發財致富或顯示身份的一種工具,文明也自然變得功利化。沒有將造福社會和追求真理作為學習知識的首要目的,這些所謂的“學識”,隻能淪落成為名利主義的棋子,文明的進步與提高更無從談起。

因此,學習知識,增長知識的首要任務不是擁有如何高級的成就,而是應該在內心先樹立起用學識造福社會和尋求真理的貴族精神。這樣我們的知識才能更好的有利於自身和社會的發展。

第9節 國民精神的新指向——從追趕物質時尚到精神時尚

當人們看到某些女孩在電視上大放厥詞,公開崇尚拜金,甚至顛覆傳統的道德觀念時,大家儼然都被她們的話語極大的震驚了;當那些所謂的“大款”、“小三”不斷刺激著人們的感官神經時,大家除了厭惡與譴責,剩下的恐怕隻有無奈了;當我們聽到有個中學生他為了買一台ipad和iphoe而賣掉一個腎時,我們隻能是啞口無言,目瞪口呆的“仰視”著。

中華民族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文化積澱的民族,但為何這樣荒謬的事情會發生在新一代的年輕人身上?這是真正的道德觀的淪陷,盡管國家再如何倡導建設精神文明,如果沒有國民正確的道德觀作為支撐,也隻是杯水車薪,不能起到本質的提高。沒有了道德觀的支撐,人們很容易踏入一種病態社會。這絕不是危言聳聽,因為人對物欲的追求隻會有增無減。就好像二戰時期的日本,雖然國家綜合實力發展得很強大,但卻由於不斷膨脹的私欲導致他們犯下滔天的罪行,也幾乎將自己的民族推向死亡的邊緣。

所以說,今天的局麵不得不發人深省。一個很明確的錯誤的道德觀,甚至有很多人都不以為然的表示“這很正常啊!”然後,這樣的觀念像瘟疫一般在人群中迅速蔓延,思想稍不堅定就會被其所感染。

而造成這一切局麵的原因,除了物質上的誘惑以外,我不得不說還有一種精神上的錯覺。在媒體的狂轟濫炸和自身生活拮據的雙重攻擊下,人們把追趕物質富裕變成一種十分時尚的事。甚至有這樣的流言說:“沒有錢是可恥的!”言下之意,隻要有錢才能變得高貴,而用什麼樣的手段都無所謂。於是,不少人朝著這樣的道德觀,開始向物質主義、拜金主義看齊,他們從來不用道德觀來證明自己的價值,而是用名牌的數量、名車的檔次甚至某些權貴會用職權的高低來比拚自己的“貴氣”。談起貴族,在他們眼裏,有錢和權的呼風喚雨便是“貴族”階級。而追求奢華,也變成了一項“貴族式”的時尚活動,是他們身份的象征;因為隻有他們才有條件享受這一切,自然就和普通人區分開來。

這樣一來,整個國民的價值取向就變得十分的迷茫和危險。大家隻知道無所顧忌的追趕物質上的時尚和潮流,並忽略了精神上的價值觀念。其實,這隻是一種十分落後的思想。可以說,在中國,許多人的思想依然停留在“暴發戶式”的思維模式上。他們認為錢是自己賺的,那麼就該享受一切,為所欲為,將先前的困苦一次性彌補回來;而沒有錢的人們則想方設法去追求物質的富裕,任何手段都在所不惜。

麵對這種思想,我不得不感歎說:“你們的思想確實落伍了!”在許多發達國家裏,人們不再把追求物質作為時尚的主流,這些對於他們而言都意義不大。因為物質上的東西隻是滿足一時間的快感,並不能長久的溫暖心靈。於是,從事公益和慈善事業就成了一種新興的時尚主流。無論是有錢人還是中產階級,他們都經常抽出時間去福利院等一些機構做義工,或是在為慈善事業傾注自己的資金或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