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曆不等於能力(1 / 2)

學曆,可以體現一個人受教育的程度。但有高學曆不等於有高能力。一個有能力的人,如果他沒有學曆,他必會更注重實踐能力,他更知道如何把一件事做到接近理論能力甚或超越理論能力的水平。當然,如果他受到過很多的教育,則更會明白實際工作中不斷地積累完善和提高自己的能力。

埃莉諾·羅斯福說過這麼一句話:“記住,倘若沒有你的同意,沒有誰能夠使你小瞧自己。”沒有學曆不等於沒有能力!我一向是這麼認為的,盡管有時候在唯學曆論的今天,可能受些委屈,但這又算什麼?因為我一直在努力!

柔柔本是一個靈巧的女孩,一直給人活潑開朗的印象,高中畢業後,工作從辦公室開始做起,由於做事細心、人緣很好,很得老板賞識,不久就變成老板很倚重的秘書。不過,這一年來,每次遇到她,我總有一種“她似乎越來越不快樂”的感覺,她對我說:“公司的業務越來越多,老板想做的事也越來越多,壓力很大。”。

不久前遇到她,她告訴我,她辭職了。她覺得這個世界太重視學曆、太無情了,不久前,公司來了一個實習的研究生,老板就把大部分的工作交給他做,讓她感覺自己變得可有可無。她和老板談,表示最近婚姻出了一些問題,老公希望她好好地照顧家,不要她太累了,本來隻想要證明一下自己的重要性,沒想到老板卻一口答應,竟也要她“還是以家庭為重”,可以考慮辭職問題,公司會發給她一筆優退費用。

在這種狀況下,柔柔有被冷落的感覺,離開了原來的工作。她感歎說:“現在的人,隻重視學曆,不重視能力。”。

我認識柔柔的老板很久了,有一天他主動提起此事,我才知道問題的所在。老板說:“她總覺得她學曆不夠,能力很足。但是,在這個信息時代,如果一個人在職場上沒有主動升級自己的能力配備,學曆就會變成限製能力的借口。公司裏最怕電腦的人就是柔柔。她人緣好,總委托同事幫她做文書處理的事情。當初,我希望大家以e-mail提報告,她以她不會用電腦推延了三個月,公司提供她學習電腦的經費,她也從不申請;如今,電腦化已經普及了,她連word都不會使用,對於公司要開發的新業務,或我給她新的任務,她都視為是“額外工作”,眉頭皺得緊緊的,隻想要和老客戶建立關係。這幾年必須出國接洽新的生意,她常以不敢一個人出國、“不喜歡坐飛機”為理由推掉。雖然,她有她的專長,也是一個善良的人,但很明顯的,已經無法應付公司的新發展。

看來,柔柔的工作壓力,來自於拒絕提升能力。因為她拒絕提升能力,不知不覺對於公司的成長采取“消極對抗”的態度,也阻斷了自己進步的可能。類似的情況常見於企業的資深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