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可能你也會遇到一些意見、看法跟大家南轅北轍的人。在一致的看法中,他總是有出人意料的主見。除非是明顯違背了真理,我們應學會用寬容的心,學習和接納這些不同的聲音。
一群站在樹枝上的麻雀對其中的一隻說:“我們全都是迎風站立,隻有你跟我們站得相反。”
“我就是喜歡這樣,礙著你們嗎?”那隻麻雀不服地說。
“你破壞了團體精神,是一個不合群的人。”
所有的麻雀一致地譴責它。但是這隻麻雀仍一意孤行。
他們依然迎風站立,隻有這隻麻雀繼續站在相反的方向。
這時一隻大花貓潛行到樹叢後麵,由於大家都是向著迎風麵,沒有察覺到花貓的出現。
當花貓正準備一躍而出時,那隻站立方向和別人不一樣的麻雀及時看見,大叫道:“貓來了!快逃!”
其他的麻雀立刻聞聲飛走,這隻特立獨行的麻雀救了大家一命。
羅蘭德說:“弱者懼怕他人的意見,愚者抗拒他人的意見,智者研判他人的意見,巧者誘導他人的意見。”
容納別人的觀點並不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它要求我們首先要開放自己的心靈。
有甲乙兩人剛剛從辦公大樓裏出來,在道上不期而遇了。
甲問:“你對會上公布的那個推廣方案怎麼看?”
乙答:“整個企劃部中,有人讚成,也有人反對。”
甲追問:“那你的看法是什麼呢?”
乙答:“我對兩種觀點都作了一番比較。我覺得應該可行。”
這種看似什麼也沒說的方法,實際上就是心靈開放的一種基本表現,也是一種重要的思維策略,即容納相互對立的觀點。
著名物理學家玻爾認為,如果你把兩種對立的思想結合在一起,你的思想就會暫時處在一個不定的狀態。這種思想的“懸念”使思考的智力活躍起來並創造出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對立的思想的糾結纏繞為新的觀點的奔湧而出創造了條件,這樣,你的思想也就發展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同玻爾本人有很大關係的微觀粒子的波粒二象說,就是這種思維策略取得成功的一個典型事例。
我們能否更好地與人相處並從這種相處中獲得更多的好處,同樣也必須具有這種開放性,了解人們不同的觀點是克服主觀、武斷之妙法。
如果你覺得那些不同的觀點是缺乏理智、蠻橫無理、令人厭惡的話,你就得提醒自己:在他們的眼中,你或許也是如此。在這一點上講,或許兩方麵都是對的,但不可能兩方麵都是錯的。這種考慮問題的方法,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如果你的想像力很豐富,那你不妨假設一下自己與持不同觀點的人進行辯論。這種方法不受時間和空間的任何限製。例如,印度獨立運動的領袖甘地痛恨鐵路、汽船及機械,如有可能,大有要毀滅整個工業革命全部成果之勢。也許,你根本不可能有機會真正同這種人辯論,但你可以設想一下,假如與甘地爭論的話,他會如何駁斥你的觀點呢?在這種假想的辯論中,你很可能會發現,對手的觀點也有正確之處,而你則應當改變原來的武斷看法,即使你的看法也有正確之處。
孔子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君子求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但不求完全相同;而小人卻求別人要與之完全相同一致,搞黨同伐異,因此而不能和諧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