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洪承疇經略南方之後,一次去遊蘇州虎丘,忽然想起聽蘇州人說,金陵名妓董小宛從前就住在半塘,現在已嫁給了如皋冒辟疆,這個絕代佳人,是金陵八豔中年紀最小的一個,算來正值妙齡。
在洪承疇的心中,突然對董小宛產生了濃鬱的興趣,於是他心生一計,假傳豫親王之名,要征召她去蘇州王府指導刺繡。
不知是計的董小宛一入豫親王府當中,便被軟禁了起來,不過在她的抵死反抗之下,洪承疇的色心終未得逞.
惱羞成怒之餘,洪承疇幹脆將她送往京城,送給順治帝福臨,編造了一個叫烏雲珠的滿族身份,以內大臣鄂碩之女的名義,選入宮中。
順治帝福臨一見之下,當即驚為天人,不僅厚厚賞賜了鄂碩父子二人,並且還將董小宛冊立為董鄂妃,消息輾轉傳入冒辟疆耳中之時,已經是數年之後了,冒辟疆痛失愛妻,憂憤交加,從此一病不起!
順治十五年冬天,自知病入膏肓,不久於人世的冒辟疆得知當年的至交好友方密之在山西五台山剃度出家,於是托人送信與他,想要見其最後一麵。
這一年春天,玉林禪師動身從清涼寺出發,一路輾轉遠行了月餘之久,終於到達了如皋的冒辟疆府中,雖然玉林禪師頗通歧黃之術,數月來盡心盡力的救治冒辟疆,但還是回天乏力。
就在半個月前,冒辟疆進入彌留之際前的數日,他抖索著將一封血書交至玉林禪師的手中,竭盡全身的最後一點力量,用顫抖的聲音說道:
“密之兄,冒某今生是無緣再見宛娘了,懇請密之兄看在你我數十年知交的情分上,幫忙想辦法將這封血書交至宛娘手中,如此冒某也可以瞑目了!。。。。。。”
第二日一大早,呂嶽便打點好行裝來到鷲峰寺中與玉林彙合,在顧媚依依不舍的目光中告別了生長於斯的江寧,滿懷著新奇與期待之情,呂嶽追隨者玉林禪師,踏上了北去之途。
鎮江位於江寧東北,由於地處長江和京杭大運河交彙點,自古以來便是交通要衝之地,按照玉林的安排,兩人先趕到鎮江雇一艘小客船沿運河北上,再經由陸路赴京。
“水波澹澹,驚濤拍岸。帆影點點,古渡舟橫。”站在鎮江大碼頭的長江岸邊,玉林頗為感概的凝望著眼前延綿不絕的大小船隻,數不清的桅杆直衝雲霄。
“崇禎十三年,為師也是在此登舟北上,進京赴考,歲月悠悠,時光荏苒,想不到一晃就是快三十年過去了!”。。。。。。
玉林帶著呂嶽,在大碼頭雇定了一艘長船,直達清江浦,然後再改成陸路赴京,交付了定金之後,船家先去準備材料,約定了未時開船。
玉林見天色尚早,於是幹脆帶著呂嶽先到鎮江城內準備吃午飯。兩人在一家名為齋春樓的飯莊門前停下了腳步,玉林看著這家店白牆碧瓦朱漆大門,一眼望進去軒窗雅潔、壁懸楹聯,感覺還算雅靜。
剛一進門,立時便見一位打扮利落,肩搭白手巾的店小二熱情的迎了上來,他第一眼看到玉林時不禁愣了一下,不過隨即還是趕緊開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