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召女郎”則頗為理直氣壯,因為他們一定是等到了某某公司的電話通知,才會如約前往麵試。
在兩年多的教學中,我遇到的學員有99%都是“應召女郎”,而極少看到“上門銷售”。然而,我經常思考的一個問題是:這個求職者,是否具有“應召”的本錢?名校畢業生或經驗豐富的求職者,大可以安然“應召”,因為電話的確會響個不停。然而,先天不足的求職者怎麼辦?你可能學曆低人一等,可能經驗是零,可能想徹底轉行,當電話持續緘默的時候,該到你使用第三條“求職成功學”的時候了:做“上門銷售”,不做“應召女郎”!
現在,我們來欣賞誌偉的“上門銷售”的真實案例。
走出去,看到世界的精彩
誌偉是個女孩子,1996年初中畢業的時候因為成績優秀在老師的強烈推薦下考入當地最好的中專:山東莘縣自來水中專學校。1999年順理成章地加入莘縣自來水公司成了一名女技師。
2003年的一次出差,徹底改變了誌偉的生活軌跡。她第一次走出山東省,隨領導來到北京采購設備。大城市的繁榮令她感到無比震撼,萊縣和北京的生活,竟然如此不同。誌偉和酒店的前台聊天時,得知對方的工資是她的3倍!
快樂,往往源於無知。知道了大城市繁華生活的誌偉再也不快樂了。出差之後的兩個月,誌偉瞞著家裏人,辦了辭職手續,離開了她熟悉的小縣城,隻身一人來到北京。
大城市生存第一篇:充電
誌偉沒有勇氣憑借她的自來水中專文憑到北京的職場上去打拚,她選擇了一條最保守的途徑:先進修英語,再尋找機會。許許多多的外地青年,不甘於小城市的波瀾不驚的生活,來到北京,往往都選擇以參加英語或計算機培訓開始他們的大城市生活。培訓,教會了他們種種技能,更為重要的是,讓他們來到大城市以後有一個喘息、觀察、積累信心的機會。
誌偉來到了北京,進行了為期一年的英語培訓。有目標的人一定會更加努力,誌偉沒有缺過一次課,參加了全部的由班級或者學院組織的英語朗誦、英語小品、英語電影模擬等活動,讀遍了圖書館裏的“書蟲”係列讀物。
本來誌偉還打算繼續攻讀一個學期,但宿舍裏麵幾個高年級的女孩子整天討論找工作的事情,極大地誘惑和擾亂了誌偉原本平靜的心。有一個女孩,誌偉覺得她的英文還不如自己,竟然在北京最大的茶社被錄用為領班,每個月工資加小費能拿到兩三千塊錢!無法再兩耳不聞窗外事的誌偉立刻趕製了一份精美的簡曆,開始了她的京城找工之旅。
大都市裏的小公司,你起飛的跑道
在這個人才不再稀缺的年代,不必說大公司,就連一個小小公司招聘一個前台,也要標明:大專以上學曆。懷揣著中專文憑的誌偉,在經曆了幾次人才招聘會被人冷遇之後,給自己製定了一係列戰略。
1.把目標鎖定在小公司對英語要求高的職位上,大公司簡直是“庭院深深深幾許”,很難闖過學曆這一關。
2.在簡曆上隱掉自己的中專學曆,直接寫:
2002年-2003年,北京實用英語學院英語專業
獲得學院語音語調比賽一等獎
獲得學院英文電影背誦比賽二等獎
全英文主持班級英語角
3.最重要的,隻要知道招聘公司具體麵試的時間,不論是否收到麵試的通知,直接上門!小公司往往由老板親自主持麵試,往往更看中申請人的態度,得到麵談機會的概率遠遠高於投遞簡曆的成功率!
誌偉的策略出奇奏效,其實,更準確的說法是,誌偉的勇氣奏效了。在求職過程中,狹路相逢勇者勝,當你有勇氣衝上去說:“我隻要求一個麵談的機會!”被拒絕的概率是多少呢?
誌偉的運氣終於被她找到了。她直接闖到一家剛剛在北京設立辦公室的南非貿易公司去麵試,由於前台小姐省時間。)
機會是“上門”找來的
每一天,都會有無數的年輕人,懷揣著或高或低的學曆,肩負著家人的希望與擔憂和自己憧憬未來的夢想以及對不可知未來的隱約的恐懼,奔赴北京、上海、廣州等大都市。我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收到老父親的電話,委托我給家鄉韓叔的閨女或是李叔的兒子在北京找個活兒。每每總是弄得我哭笑不得而且內疚無法幫到家鄉人!
我謹希望誌偉這個真實的故事能夠鼓勵無數的外地人,在機會到來之前,首先把自己打造成可用之材。然後,去尋找自己的機會!當機會拒絕光顧你的時候,親自上門,去捕捉它!
普通人等待機會,聰明人抓住機會,真正的成功者尋找機會並且製造機會!
求職成功了,你的職場生涯才剛剛起步,未來還有三四十年的職場路要走。在本章中,我們要探討的話題是:如何讓職業發展更成功、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