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成功最奇妙的字眼:行動(1)(1 / 3)

光有知識是不夠的,必須應用;

光有願望是不夠的,必須行動。

——歌德

1.心動不如行動

“100次心動不如一次行動”!

成功的秘訣,就是經常看光明快樂的一麵。心動不如行動吧!

生涯規劃在一般印象中都是刻板、很難做到、有壓力的、不實用的、唱高調的……好像隻限於文字作業。但是,如果大家願意以較輕鬆的心情、實際的方式去學習“生活規劃”,它將可以使生活與生命“同床共枕”而非“同床異夢”,大家是否願意試試看?

若把社會上的人劃分成六等分,如金字塔型圖案,那麼,在尖塔頂端的是成功者,人數最少,卻皆為國家、社會最優秀傑出的人士,如企業家、哲學家、政治家。他們可以把經驗傳承下去,讓後人受益不少。接下來便是成功人士,他們較成功者略遜一籌,但在其專業領域中卻有出類拔萃的一麵,如很多老的藝術家。第三層是為工作而生活的人,他們熱愛工作、不計較收入,隻為實現理想。第四層是為生活而工作的人,這種人比比皆是。譬如許多人在同一個工作崗位上工作了三四十年,有一天早上醒來,突然發覺何以能如此一成不變地工作那麼漫長的歲月而不變化?他很可能會告訴你:“沒辦法,為了生活嘛!”

為了年年調漲的薪資,為了怕換工作不適應,為了一家老小的安定生活,這種人把人生規劃的意義全給模糊掉了。

第五層則是“隨便”的人。有一回在采訪時,偶然間聽到這樣的一段對話。某甲和某乙是好友,兩人都在同一家電腦公司上班,下班時,某甲突然和某乙說“我這個工作再做下去定是前途有限,沒什麼意思。”某乙說:“既然沒意思,那就換工作吧!”某甲隨即接口:“隨便。”

試問,這種人是不是很可悲?

有這樣一個真實故事:有個四十幾歲的中年男子,二十多歲進入一家銀行時,因薪水不錯,所以很滿意;但到工作進入第3年時,不免也因固定的事務性工作而彈性疲乏,有換跑道的念頭。偏巧這時他結婚了,開始有經濟壓力。於是他便想:換工作後未必能拿這麼好的待遇,還是忍忍吧!等幾年再走也不遲。

過了兩年後,老婆生孩子了,家庭的開銷更大了。他便又告訴自己:再熬個把年吧,等孩子大了,那時我再離開吧!

過了10年,他的孩子是大了,但學費的壓力隨之而來。這時,他隻好安慰自己說:沒關係,生活嘛,等我退休了,一切都會轉好的,為了這個家,反正我已沒指望了,所有夢想也被摧毀殆盡;但是,等我退休後,起碼我可以不再為工作煩心,我也可以帶太太去各地走一走,說不定那時還有餘力換棟好一點的房子。

等他快退休了,有一天逛商場,看到一套很喜歡的西裝,想買;但一看標價,哇塞要600元。想想:唉,反正家裏還有兩套西裝,算了,退休後何必還要穿那麼漂亮。繼續逛下去,又看到一件純羊毛背心很喜歡,但是,售價要4300元。他隨即念頭一轉:冬天還能冷幾天?兩個月很快就過去了,何必浪費呢?

這個故事的結局用不著再描述了,想想就應該知道。

許多眼高手低的年輕人一心期望自己的未來能功成名就、當大老板,甚至轟轟烈烈地創出一番豐功偉業。但是,我卻寧可看到你活在現在,去做現在就能做的事。如果你隻是胸懷大誌,卻無法立即去規劃的人,那麼理想也隻是空中樓閣、海市蜃樓而已。

畫大餅式的空談,有什麼用?

不要假設人生將來一定會如何,雖然前麵一直提做計劃有多重要,可是在現實環境下,往往你的條件、壓力,有很多的不得已。不容許你去完成那麼多計劃。因此,把握現在,立即去做才是生涯規劃最重要的原則!

2.把握今日等於擁有兩倍的明日

“現在”是成就萬事的裏程碑,你想擁有一個燦爛輝煌的未來嗎?請抓住“現在”!

早上的鬧鍾響了,“今天”開始了。你規劃好今天要做的事情了嗎?指針已經指向了午夜,今天的事情你做完了嗎?

在人的一生中,今天是多麼重要,是你最有權力發揮或揮霍的。寄希望於明天的人,是一事無成的人,到了明天,後天也就成了明天。今天你把事情推到明天,明天你就把事情推到後天,一而再,再而三,事情永遠沒個完。隻有那些懂得如何利用“今天”的人,才會在“今天”創造成就事業的奠基石,孕育明天的希望。

時間包括3個部分,“過去”是已經逝去的時間;“未來”是尚未到來的時間;“現在”是現實的時間,存在的時間。應該說,“現在”這個部分的時間最寶貴、最重要。因為“無限的‘過去’都以‘現在’為歸宿,無限的‘未來’都以‘現在’為淵源”。“過去”是“現在”發展的基礎,“現在”又是向“將來”發展的起點,現在把握不住,將來更無從談起。誰放棄了現在,便為葬送將來開了先例。“現在”的重要性還在於因為它最容易喪失,所以倍覺它可貴。俄國文學家赫爾岑認為,時間中沒有過去和將來,隻有現實的現在。一個現在過去了,另一個現在立即來到。時間也可以說是許多個現在的整體集合。隻有抓住了一個一個的現在,才可以積成一天、一月、一年……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現在”是成就萬事的裏程碑。人,隻有抓住“現在”,才能有輝煌的過去和燦爛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