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成功最奇妙的字眼:行動(1)(2 / 3)

抓“現在”,要克服惰性心理。由於從前有一種惰性心理,往往今天得過且過,而把一切決心的付諸行動推到明天。正如俄國著名作家岡察洛夫筆下的奧勃洛摩夫雖有宏大誌向,而問題在於躺在床上空想,僅此而已,不馬上起來行動。你看,“突然產生一些思想像大海裏的波浪似地在他的頭腦中起伏奔騰,隨後發展成為一種企圖,使他的血液沸騰,肌肉蠕動,血脈賁長,於是企圖又變成誌向;他受到精神力量的激動,一分鍾內迅速地改變了兩三次姿態……”可是,“早晨閃逝了,白晝已經轉向黃昏,奧勃洛摩夫疲勞的精力也隨之轉向平靜……”“他這樣地目送日落有多少回了啊!”就這樣,他躺在床上,什麼也沒有幹。

古往今來,立誌者芸芸,遂誌者寥寥,有無抓“現在”精神是其中一大原因。

如果要走的路程有一萬步的話,一般人都認為必須真的走一萬步才可以到達目的地;然而這是錯誤的。一步一步慢慢走的人,會在周圍世界慢慢播下好種子,因此不久就會得到好的回報,不必等到一萬步,在半途中就會有好的變化。同時,若能領悟到行路的實質的話,就可以得到更大的力量,而提早到達目標。所以縱使路程看起來似乎很遙遠,走起來似乎很艱苦,可是也應該忍耐,盡量正確而明朗地懷抱著希望繼續走下去才對。

人都是很軟弱的,抱著“今天實在太累太苦太疲倦了,明天再來做吧!”這種想法的人很多。把事情拖延到明天,這是不行的,因為可能明天也是做不到的,而且明天還有明天的新工作,所以這樣累積下來的工作就會越來越多了。

富蘭克林說:“把握今日等於擁有兩倍的明日。”今天該做的事拖延到明天,然而明天也無法做好的人,占了大約一半以上。應該今日事今日畢,否則可能無法做大事,也不太可能成功。所以應該經常抱著“必須把握今日去做完它,一點也不可懶惰”的想法去努力才行。歌德說:“把握住現在的瞬間,把你想要完成的事物或理想,從現在開始做起。隻有勇敢的人身上才會賦有天才、能力和魅力。”因此,隻要做下去就好,在做的曆程當中,你的心態就會越來越成熟。能夠有開始的話,那麼,不久之後你的工作就可以順利完成了。

有些人在要開始工作時會產生不高興的情緒,如果能把不高興的心情壓抑下來,心態就會愈來愈成熟。而當情況好轉時,就會認真地去做,這時候就已經沒有什麼好怕的了,而工作完成的日子也就會愈來愈近。總之一句話,必須現在就馬上開始去工作才是最好的方法。

3.行動加恒心就能成就偉業

三萬六千日夜夜當秉燭。

要想實現夢想必須要有行動,而行動必須要有恒心。

1864年9月3日,寂靜的斯德哥爾摩市郊,突然爆發出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滾滾的濃煙霎時衝上天空。僅僅幾分鍾時間,一場慘禍發生了。驚恐的人們趕到現場時,隻見原來屹立在這裏的一座工廠隻剩下殘垣斷壁。火場旁邊,站著一位30多歲的年輕人,突如其來的慘禍和過分的刺激,已使他麵無血色,渾身不住地顫抖著……

這個大難不死的青年,就是後來聞名於世的弗萊德·諾貝爾。諾貝爾眼睜睜地看著自己所創建的硝化甘油炸藥實驗工廠化為了灰燼。人們從瓦礫中找出了五具屍體。其中四人是諾貝爾的親密助手,而另一個是他在大學讀書的小弟弟。五具燒得焦爛的屍體,令人慘不忍睹。諾貝爾的母親得知小兒子慘死的噩耗,悲痛欲絕;年邁的父親因大受刺激而引起腦溢血,從此半身癱瘓。然而,諾貝爾在失敗麵前卻沒有動搖。

事情發生後,警察局立即封鎖了爆炸現場,並嚴禁諾貝爾重建自己的工廠。人們像躲避瘟神一樣地避開他,再也沒有人願意出租土地讓他進行如此危險的實驗。但是,困境並沒有使諾貝爾退縮。幾天以後,人們發現在遠離市區的馬拉侖湖上,出現了一隻巨大的平底駁船。駁船上沒有什麼貨物,而是裝滿了各種設備。一個年輕人正在船上全神貫注地進行實驗。他就是在爆炸中死裏逃生、被當地居民趕走了的諾貝爾!

無畏的勇氣往往令死神也望而卻步。在令人心驚膽戰的實驗室裏,諾貝爾依然持之以恒地進行著他的工作。他從沒放棄過自己的夢想。

皇天不負有心人,諾貝爾終於發明了雷管。雷管的發明是爆炸學上的一項重大突破。隨著當時許多歐洲國家工業化進程的加快,開礦山、修鐵路、鑿隧道、挖運河等都需要炸藥。於是,人們又開始親近諾貝爾了。他把實驗室從船上搬遷到斯德哥爾摩附近的溫爾維特,正式建立了第一座硝化甘油工廠。接著,他又在德國的漢堡等地建立了炸藥公司。一時間,諾貝爾的炸藥成了搶手貨,諾貝爾的財富與日俱增。

4.“拖拉”是阻礙成功的不良習慣

取道於“等一等”之路,走進去的隻能是“永不”之室。

哈佛大學著名天文學家本傑明·皮爾斯教授說:“不要以為拖拖拉拉的習慣是無傷大局的,它是個能使你的抱負落空、破壞你的幸福、甚至奪去你的生命的惡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