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成功最奇妙的字眼:行動(2)(1 / 3)

幾年後,有個很體麵的人來到我家。他西裝革履,氣度不凡,跟電視上那些大老板一模一樣。美中不足的是,這個老板隻有一隻左手,右邊是一條空空的衣袖,一蕩一蕩的。

老板用一隻獨手握住母親的手,俯下身說:“如果沒有你,我現在還是個乞丐;因為當年你叫我搬磚,今天我才能成為一家公司的董事長。”

獨臂的董事長讓我們一家人遷到城裏去住。母親說:“我們不能接受你的照顧。”

“為什麼?”

“因為我們一家人個個都有兩隻手。”

董事長堅持說:“我已經替你們買好房子了。”

母親笑一笑說:“那你就把房子送給連一隻手都沒有的人吧。”

這位成功人士講述完,淚眼盈框,他說:“我一直銘記著母親的話:‘勞動改變人生’。我今天的成就得益於母親的這句話。”

6.行動能治恐懼

行動能治療恐懼。反之,猶豫、拖延能滋養恐懼。

二次大戰期間,美國海軍規定所有新兵都必須會遊泳,不會就得學,遊泳也許有一天能救他們的命。那些年輕的、生龍活虎的大男孩對幾尺深的水充滿恐懼,有一回訓練要求新手從六尺高的跳板跳入八尺深的水裏,竟然有六位遊泳教練站在旁邊督陣。

仔細思量,他們的恐懼是悲哀的。恐懼是真實的,它主要集中在跳水前的一刹那,真的到了水裏,體驗到自由的漂浮,倒好受了。一些年輕人在跳板上猶豫再三,還是閉著眼睛掉下去、或者被教練一腳踢下去,他們就是這樣戰勝了恐懼。

數以萬計的海軍水手們都經曆過這一幕。這說明:行動能治療恐懼。反之,猶豫、拖延能滋養恐懼。

在成功法則中必須記下這條:行動能治療恐懼。

一位煩惱至極,年紀40多歲的經理來來找職業顧問。他的工作責任重大,是替一家大零售公司擔任銷售經理。

他煩惱地解釋道:“我很怕失去我的工作。我預感到我在職的日子屈指可數了。”

“為什麼?”職業顧問問。

“是這樣的,目前的形勢對我不利,我的部門的銷售指數一年來下跌了7%。這是非常糟糕的事,尢其是在公司的總銷售額還上漲6%的情形下。最近,我曾做了幾次不明智的決定,結果都失敗了,我的業績因為未能與公司一起提高,而被銷售經理指責了好幾回。”

“以前,我從未有過這種感覺,”他繼續說,“我對自己已經失去信心,一切已經如此明顯了,連我的助理、業務員們都看出來了,其他主管們,當然也感到了我的退步。有一天,一位銷售經理甚至在會上建議把我的部門並入他的部門,還說這樣才能讓公司賺錢。我好像溺在水裏,一群旁觀者眼睜睜地看著我沉下去。”

後來,這位經理更詳細地描述了他的困境。職業顧問打斷他,問:“針對這種情況,你有何行動嗎?你打算采取什麼行動來扭轉這個局麵?”

“嗯!我想,沒轍了,隻能乞求奇跡出現。”

職業顧問說“為什麼不采取行動來配合你的祈求呢?”

“聽著,有兩種行動適於你目前的情況。第一,今天下午就開始讓銷售指數回升。必須麵對這個問題。你的銷售成績低落,必有其原因。去找這原因。也許你需要特殊的銷售來應付你那些流動緩慢的貨物,因此你必須準備購買一些新產品。也許你需要重新安排你的展示台。也許你的銷售員需要更熱心些。我無法正確指出什麼能使你的銷售量上升,但是總有某種方法能促成銷售的上升的。也許更明智的做法是與你的上司私下談談。他也許正打算把你辭掉呢。去找他,誠懇地征求他的忠告,並闡述你的解決方案,他一定會再給你一些時間的。當你能夠扭轉局麵時把你辭掉而且發三個月的遣散費,對公司來說有點不劃算。”

職業顧問繼續說:“然後,讓你的銷售助理們振作起來。不要再像溺水的人一樣。讓你周圍的人知道你仍然活著。”

勇氣在銷售經理眼裏重放光芒。他問:“第二種行動呢?”

“第二種行動,你不妨說它是一種保險舉措,那就是,讓你最新的兩三位生意夥伴知道你正在考慮是否替另一家公司效勞,讓他們感到那裏的條件遠遠優於你目前的工作。

在你采取切實有效的行動使銷售指數回升後,我不相信你的工作還保不住。但是必須以防萬一,為自己準備一兩條退路。記住,一個有工作的人再找另外一份工作,比失業者容易十倍。”

後來,這位一度受到困擾的經理打電話給職業顧問。

“跟你談完後,我就加緊了行動。我做了一些改變,但是最基本的莫過於我改變了我的銷售員。我以前習慣於每周舉行一次銷售會議,現在我每天早上開一次。這些人真的熱心起來了。我猜是他們在我身上感到了某種活力,並且受到了感染。現在我知道了,前一段時間,他們隻是等著我帶頭振作起來。

“事情的確很順利。上周我的營業額超出了公司的平均指數。”

“喔!還有,”他繼續說,“我要告訴你另一個好消息,自從我們談過後,我得到兩個新的工作機會。我很高興,但是現在一切都好轉了,我拒絕了那兩個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