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怕出名豬怕壯。”這是一句中國的老話了。意思就是說,無論做什麼事都不要太出名,都不要過於表現自己。其實並不然,縱觀古今,應該表現自己的事,也不乏其例。聖人以其高明的見地表現自己;政治家以其卓越的才能表現自己;軍事家以其作戰的天才表現自己;文學家以其文學的天賦表現自己;音樂家以其優美的樂章表現自己;美術家以其繪畫的天賦表現自己;普通人以其平常的方式表現自己……
古今中外,能表現自己的大有人在:馬克思以創立自己的學說,表現了自己的英明偉大;項羽以不肯過江東,表現了自己的英雄氣概;吳三桂以衝天一怒為紅顏,表現了自己的多情;希特勒以掃平歐洲,重塑了自己“戰爭狂人”的形象;
如果人不會表現自己,那麼就永遠無法將自己的才能展示給大家,得到大眾的推崇和認可。即使你才高八鬥、學富五車,有驚天動地之才幹,到頭來也隻能老死廄裏,無人賞識。即使你是黃金,是寶石,是珍珠,到頭來也隻能掩埋於廢墟之中,失去其昂貴的價值。即使是寶刀,也會失去其鋒芒;即使是千裏馬,也會失去其行色;即使是星月,也會失去其光澤;即使是江河,也會失去其奔騰之勢;即使是高山,也會失去其巍峨挺拔之態;即使是大地,也會失去其廣袤;即使是滄海,也會失去其博大;即使是星空,也會失去其浩瀚;即使是鮮花,也會失去其芬芳;即使是美女,也會失去其光豔……
所以,要善於表現自己的才能。無論你的能力是大還是小,都要表現一下,表現好了,不要自高自大,目中無人;表現差了,也不必盲目自卑,自暴自棄;要從中找差距。關鍵在於你有沒有敢於表現自己的勇氣,大家都知道,“班門弄斧”一直為人們所不屑,認為那是自不量力,故意賣弄。如今,許多有誌青年,拋棄了以前的許多舊觀念,紛紛向當今的名人或名作家請教。把自己寫的稿件或文章寄給他們,請他們指正,並且提出新的觀點:“弄斧必須到班門”,結果這些青年在“班門弄斧”中,看到了自己的缺點,並對這些缺點加以改正,從而獲得了更豐碩的果實。
在人的一生中,每一個人都想做一個出色的人,贏得他人的好評,成為公共人物的焦點,成為人見人讚的人物,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對理想充滿信心,對追求充滿勇氣,對美滿幸福的生活充滿歡樂,會盡情地發揮自己本身的潛能,流暢自然地表現出自己的獨特之處,使我們更富有內涵、可愛,但越是想在外人麵前盡量地表演和完善自己,越是喬裝,反而會引來相反的結果。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巧妙地表現自己呢?
1.在小事上表現自己。人總是喜歡在小事上一點一滴地評價一個人的價值。
2.在談話中表現自己。有條不紊的邏輯,幽默詼諧的語言,恰如其分的措辭,一語雙關的妙語,往往能夠給聽眾留下良好的印象。
3.在關鍵時刻表現自己。關鍵時刻就是考驗。在許多關鍵時刻,例如麵試、應考等重要場合,一定要比平時表現得更出色。
4.在對方不知不覺中表現自己。一是投其所好。
要留心觀察,掌握對方的愛好、特長、交往、習慣,讓對方覺得你善解人意,富有魅力。二是補其所短。如此常常會使對方喜出望外。
5.讓對方表現自己。例如上司不在時,你還能一如既往,甚至比往常更賣力,那麼上司一定會認為你是一個忠誠可靠的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