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謝謝”要勇於說出口(2 / 2)

進入公司半年後,一個偶然的機會,小程問那位麵試官,也是他現在的上司:“能告訴我您當初錄用我的原因嗎?”上司笑了:“你很有實力,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在所有的求職者中,你是唯一一位寫了感謝信的人,雖然那封信來得有些遲。”

“××同學,我們還要進一步考慮你和其他候選人的情況,如果有進一步的消息,我們會及時通知你。”

這幾乎是跨國公司招聘人員的標準麵試結束語。對此,許多人認為禮節性地說上一句“謝謝”就足夠了,反正走出麵試房間也就算完成了任務。其實麵試結束,禮儀未完,在翹首等待錄取通知的同時,你還要再花些心思。

上述故事中的小程就是因為沒有吝惜表達自己的謝意,而順利地進入了一家不錯的公司。

生活中,在獲得別人幫忙或因麻煩他人而表達謝意時,許多人說“抱歉”的情形甚多。但是,自己受人感謝時,聽到“謝謝”比聽到“抱歉”更覺得高興。

如果我們平日不習慣說“謝謝”,一旦話到嘴邊即有可能產生排斥感,然而習慣之後,會感覺它是一種輕鬆表達的措辭。請讓自己說“謝謝”時,可以像說“你好”

一樣地輕鬆愉快。

因為“謝謝”是可以讓別人感到心情愉快的話,因此,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事情也習慣說“謝謝”的人,通常人際關係廣闊。畢竟願意坦率表達謝意的人,是廣受歡迎的。

反之,無論如何賣力協助對方,隻肯以謙虛客氣的語氣說“抱歉”的人,是無法讓協助者感覺到效應的。

或許你是因為打擾別人深感歉意而說“抱歉”,但是對方卻希望你是歡喜愉快接受協助的。

畢竟,不麻煩他人便可以存活下去的人,在當今社會恐怕一個也找不到,這與古話說的“皇帝也要借匹馬”

是一個道理。每件事都覺得“太麻煩人了”而感到悶悶不樂的話,隻有自尋苦惱。重要的是,要對別人的幫助明確表達感謝的心情。

如果聆聽那些功成名就者的說法,可以發現他們不是說“在成功之前吃盡苦頭”,而是“讓身邊眾多的人辛苦了”。隻記得自己過去辛苦的人不容易凝聚人際關係,因此想實現計劃就更加困難。而經常意識到自己讓身邊人們跟著受苦的人,無論對誰都能輕易說出“謝謝”。

反過來說,為了實現自己將來的諸多計劃,我們必須強烈地意識到光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夠的。為了鞏固這種意識,請將說“謝謝”當作一種習慣。

讓我們多說“謝謝”,不要吝惜自己的謝意!

有這樣一則故事:在炎熱的夏季,正在談合約的老板讓年輕的員工在很短的時間裏送一份非常重要的材料去談判地點,急急火火中的員工剛走到公司門口,材料卻散落到地,這時的員工又急又恨,心裏罵起了老板。

一個小男孩剛巧路過,他幫助員工一起拾完了材料,員工塞給小男孩幾塊錢,小孩沒接,員工心想,嫌少?又加了幾塊。孩子始終不要,員工急了,小男孩兒告訴員工,他在等待謝謝!而且他今天已經得到好幾個“謝謝”了。

感覺在有限的一生中,我們有太多太多的人關愛著,學生時代的老師、同學,自己的父母、親人,還有一兩個抑或一幫情趣相近的朋友們,哪怕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如果每一天晚上臨睡之前,將我們收獲的愛都複製一下珍藏起來,夢中的你一定是甜蜜的。

一個懂得表達謝意的人,他會內心世界是豐富的、幸福的、快樂的,更是充滿愛的,他會經常覺得,如果別人不愛我,那是因為我還不夠愛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