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謝是對別人的好意或某種高尚行為的一種回報,它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口語表達方式。
當別人為你做了一件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比如在公交車上別人為你讓座;商店的營業員把你買的東西包紮好後交到你的手裏;你的同學轉達別人對你的問候……通常你必須要說聲“謝謝”表示謝意。即使是老師對自己的學生,家長對自己的孩子,領導對自己的下屬……在這種情況下向對方表示謝意也是十分必要的。
如果別人有了對你的某種好意,比如他說:“要我陪你一起去嗎?”“需要我幫你請假嗎?……”或者別人有意為你做某件好事,比如他說:“我為你倒杯水吧。”“我去把書給你拿來吧。……”而你並沒有這種需要,你仍然要向對方表示謝意:“不,不要了。謝謝你!”“謝謝你,我不需要。”
表達謝意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除了說表示感謝的話,還可以向對方投去一個會心的微笑,或向對方友好地點點頭,也可以向對方拱一拱手——用這些體態語言表示謝意,有時更顯得親切。
如果你覺得對方給你提供的幫助很大,隻是說一聲“謝謝”或隻是做一個簡單的動作不足以表示你的謝忱,那麼在說聲“謝謝”之後,再加上一兩句感謝對方原因的話,借以表示你把承受對方的好處看得很重要:“真是太感謝你了,沒有你的幫助,我真不知道我將如何是好。”“真不知道應該如何感謝你。你不但幫了我,也幫了我們全家人……”在感謝別人的同時,要表現出這種真誠的感謝發自內心而非敷衍。這樣,對方不僅覺得你領了情,而且會覺得為你提供幫助是值得的。
需要指出的是,漢語的“謝謝”並不像英語“thankyou”那樣無孔不入,決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樣隨處可用。假如你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學生,當老師或學校領導當麵誇獎你時(他說:“你是我們學校全體同學學習的榜樣。”“你真是我們的驕傲!”),你不能用“謝謝”作答,此時你最好的回答應該是“我其實知道我自己做得還不夠好。”“我會更加激勵自己,以不辜負老師和領導對我的期望。”你是一名優秀的籃球中鋒,當別人誇你籃球打得好時,你同樣不能說“謝謝”,你隻能說:“還差得遠。不過我實在是太喜歡籃球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說“謝謝”,那就等於默認了別人對你的讚揚和誇獎,反而給別人一種不謙虛的感覺。
當別人向你道謝時,你必須做出反應。有人在這種情況下往往不作任何表示,還有的人再用“謝謝”作答,這都是不妥的。最常見的口語反應是“不謝”“不用謝”“不必客氣”。也可以使用體態語言:向對方輕輕地揮一揮手,表示“不值一提”。如果別人對你感謝的話說得太多或太重,你也可以多說一兩句:“你不要太在意,這根本不算什麼。”“我很樂意幫你的忙。”要是能用開玩笑的口吻說“能為閣下服務,那是我的榮幸”,效果也許會更好。
小程2006年大學畢業後,進了一家外資公司工作。
說起來,當初和小程一起進入麵試的還有一個同學,但最終隻有小程一人被錄取了。“一封E-mail 讓我得到了一個工作機會。”麵對師弟師妹,小程這樣介紹經驗。
在麵試過程中,小程和他的同學都給麵試官留下了深刻印象。麵試結束後,他們焦急地等待著結果。但兩個星期過去了,他們始終沒有接到通知。“即使沒錄取我,也該發封郵件、打個電話說一下啊!”在抱怨中,小程的同學放棄了等待,轉而尋找新的工作機會。
同學的決定讓小程產生了動搖,但思前想後,他還是有些不甘心。於是,小程按照麵試官名片上的郵箱地址發了封E-mail。在信中,他感謝這家公司給了他麵試的機會,並表示期待得到進一步的通知。沒想到,第二天,小程就接到了這家公司人力資源部的錄取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