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章 與同事相處的秘訣(2 / 2)

不能出口傷害同事

“喂,這個不應該這樣做的,都跟你說了幾遍了,真是的,別人都做完了,就剩你拖著我們這麼多人。”

“對不起,對不起,我馬上修改好。”

“對不起有什麼用啊,你已經說過很多遍了,你是笨蛋啊,這麼簡單的工作都做不好,豬啊你。”

“你說話不要那麼過分好不好,我又不是故意弄錯的,就算是我的錯,你也不應該出口罵我啊,你以為你是誰啊,仗著自己資深就可以隨便罵人啊。”

你是否也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呢?與同事整天在一起工作,難免會發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如果因此而與同事爭吵時,千萬不能隨意出口傷害同事。因為如果您激昂慷慨,說出許多令人心寒的話,同事會做出辛辣的反應,從而會對您產生一種仇恨的心理。

不要刨根究底

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人,對什麼都感到新鮮,因而樂於刨根究底,這固然是一種好的品質,問題是不分場合、對象和環境,毫無選擇、毫無顧忌地東扯西拉、疑問連篇就讓人討厭了。因此,您在與同事交談時,不要去詢問他人的私生活,能說的人家自己會說,不能說的就別去挖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有時,人家不留意把心中的秘密說漏了嘴,對此,你不要去探聽,不要想問個究竟。有些人熱衷於探聽,事事都想了解得明明白白,根根梢梢都想弄清楚,這種人是要被別人看輕的。

你喜歡探聽,即使什麼目的也沒有,人家也會忌你三分。

從某種意義上說,愛探聽人家私事,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

要與同事打招呼

趙曉然是去年剛來公司的大學生,他來心理谘詢中心訴說了自己的苦惱:在同事的眼中,他工作能力很強,上司很欣賞他,同事求助時,他也能給予幫助,可是他不明白,為什麼大家對他的印象一般?

經過簡單的交談和人際狀況測試後,專家發現趙曉然的人際關係狀況基本屬於良好,但是他與人相處時不太熱情,給人一種“冷”的感覺。同事和他打招呼他隻是點頭一笑,很少主動與人聊天,也很少主動幫助別人以及很少主動和別人打招呼。這就是趙曉然人際問題的症結。

要知道,人擁有各種優點,可是每種優點給別人留下的印象卻是不同的,心理學家把那些能給印象形成有重大影響力的品質稱為“中心品質”。心理學家阿希在1946年第一次用實驗證明了這個觀點。他將大學生分成兩組,每人拿到一一張描寫某個人特征的包括7個形容詞的表。第一組被試的表上寫著“聰明、靈巧、勤奮、熱情、果斷、實際、謹慎”,第二組被試的表上的詞除將“熱情”換為“冷淡”外,其他的詞與第一組被試的相同。然後讓被試評價該人。發現第一組被試多數認為此人慷慨、幸福、人道,而第二組的評價幾乎相反。阿希又分別用“文雅”和“粗魯”去代替“熱情”和“冷淡”,發現兩組被試的評價幾乎無多大差別。這說明“熱情、冷淡”是核心品質,而“文雅、粗魯”則不是。

因此,在生活中隻要碰到了同事,就要主動與同事打招呼,不要隻是點點頭或微微一笑,隨便地問幾句也是可以的。當同事們無聊在一起聊天時,自己也要很快的加入,不要總是當“獨行俠”。同時,還可以主動幫助別人,不要隻等到別人求助才伸出救援之手。這些行為都可以給別人留下熱情的印象,加上其他優點,一定會給趙曉然帶來更和諧的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