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章 上級並非每次都公平(1 / 1)

不公平的事情天天發生,當你麵對上司的不公平時,該怎麼辦呢?個性衝動的人肯定會衝到上司的辦公室找他理論,問他為什麼這樣對待自己。個性沉穩的人則會估量一下眼前是否合適找上司理論,怎樣做才是對自己最有利的,進行逆向思維,安慰自己,找適當的時機,才表達自己的意願。

自從到這家單位工作以來,小梅就一直非常努力地工作,然而上司老是不給她好臉色看。有一次,她和另外兩個同事一起做好事,可是到了每周例會時,上司隻表揚了那兩個同事而單漏了她。雖然她並不指望得到什麼,但是心裏總是感到不痛快。到了年終,她照例評不上先進工作者,即使她做得再好也是這樣的結果。小梅不知上司為什麼待她不公平?

美國心理學家亞當斯提出一個“公平理論”,認為一個人的工作動機,不僅受自己所得即實際收入的影響,而且還受相對報酬即與他人相比較的相對收入的影響。

人們都會自覺不自覺地把自己付出的勞動與所得報酬,同他人付出的勞動與報酬相比較。通過這種比較,如果他覺得報酬不合理,就會產生不公平感與心理不平衡的現象。

不公平感的消極作用是十分明顯的,它不僅壓抑了一個人健康向上的良好心境,而且影響了他的聰明才智與創造才能的發揮。雖然小梅工作十分努力,卻不如那些能力比她差,但會和上司搞好關係的人受重用,她覺得自己沒有得到公正的待遇而煩惱不堪。其實,小梅的這一煩惱我想大多數人都會經曆過,有煩惱不可怕,關鍵是要想辦法消除它,以平衡自己的心態。

要知道,這世界上不公平的事情多著呢?一味的追求公平反而會給自己帶來更大的麻煩。

孫小明剛進公司做計劃部主管時,除了工資,就沒享受過另類待遇。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得知行政主管趙平的手機費竟實報實銷,這讓她很不服氣!想那趙平天天坐在公司裏,從沒聽她用手機聯係工作,憑什麼就能報通訊費?不行,她也要向老板爭取!於是孫小明借彙報工作之機向老板提出申請,老板聽了很驚訝,說後勤人員不是都沒有通訊費嗎?“可是趙平就有呀!她的費用實報實銷,據說還不低呢。”老板聽了沉吟道:“是嗎?我了解一下再說。”

這一了解就是兩個月,按說上司不回複也就算了,而且孫小明的話費每月才一百多塊錢,爭來爭去也沒啥意思。可是偏偏她就和趙平較上勁了,見老板沒動靜,她又生氣又憤恨,終於忍不住和同事抱怨,卻被人家一語道破天機:“你知道趙平的手機費是怎麼回事嗎?那是老板小秘的電話,隻不過借了一下趙平的名字,免得當半個家的老板娘查問。就你傻,竟然想用這事和老板論高低,不是找死嗎?”

孫小明嚇出一身冷汗,暗暗自責不懂高低深淺!怪不得老板見了自己總皺眉頭!從此她再也不敢提手機費的事,看趙平的時候也不眼紅了。

孫小明差點丟掉了自己的工作,這就是一味追求公平的結果。比爾·蓋茨曾經說:“這個世界本來就是不公平的,你得學著去接受它。”人們都有個人好惡,在很多情況下,理性思維被感性思維所取代。在公司這種地方,畢竟你不可能因為上司不喜歡你,你就去跟他頂著幹。還是學好真正的職業知識,就算以後要跳槽,自己有真本事,那本錢也足些。那麼,到底應該怎樣對待上司的不公平呢?從心理學角度看,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麵對待自己的遭遇。

1.不必事事苛求公平。人常常受到傷害的原因之一,就是要求每件事都應當公平。其實,世界上每天都在發生著不公平的事情,公平是人們理想中的詞彙,如果你把公平當成現實的必然則是錯誤的。所以我們不能事事都拿著一把公平的尺子去衡量,否則就是和自己過不去。

隻要把一些不公平的事看得淡些,對其產生的結果坦然些,一切就會自然了。

2.設法通過自己的發奮努力來求得公平。比如,如果你認為你的上司喜歡踏實肯幹的人,那麼你就用踏實肯幹、成績好贏得上司的表揚與青睞。其實,上司也是人,而人都需要得到別人的尊重與肯定。其實有些看似不公平的事,正是自己許多不成熟、不明智的觀念與言行所造成的。

3.改變對“不公平”事件的主觀感覺。不公平是一種進行社會比較後的主觀感覺,隻要我們改變比較的對象和標準,也能夠在心理上消除不公平感。比如,自己這次沒評上先進工作者,覺得很不公平。如果換一個角度,想想這次評選先進工作者的名額有限,許多和自己條件一樣甚至強於自己的人也沒評上,也許這樣想過後你就會心理平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