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雲:“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說的就是在人做事的過程中,要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職責,懂得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不要把自己分內的工作推給別人,也不能把手伸得過長,越權行事。
有句俗語說:“狗拿耗子,多管閑事。”本來,狗幫助貓捉拿耗子,既能幫助貓減輕負擔,還可以使得主人家中減少鼠患,可謂一舉兩得,誰知道,不僅貓不領情,就連主人也頗有微詞,何以如此?因為狗越權了。
狗的職責本來是看家護院,貓的職責是抓耗子,分工合作,自然合家太平。如果狗也去逮耗子,雖然減輕了貓的負擔,但是同時也說明了貓的不稱職,試想如此情況,讓貓何以忍受?對於主人來說,狗的職責是看家護院,至於抓耗子的工作,自然由貓來完成,用不著狗去多事。如果狗堅持去捉拿耗子,不但是不務正業,更有懷疑主人眼光的嫌疑,從這方麵來說,主人也是不能容忍的。
做事其實也是一樣,不超越自己的本分,在其位謀其政,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都以自己的職責為限,不觸犯別人的權益,可以避免惹火燒身,以防給自己帶來禍患。
李勣是唐代初年的開國元勳,本名徐世勣,參加過瓦崗軍農民起義,失敗之後投奔了李淵。在唐朝建國過程中,屢建奇功。天下安定以後被任命為右武侯大將軍,封曹國公,賜姓李,為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諱而改名勣。
唐高宗李治繼位後,李勣任司空這一職位。因為李勣為人機巧,行事謹慎,故深得唐高宗信任。
高宗李治由於寵愛武則天,因此想廢掉王皇後另立武則天為後,便向大臣們征求意見。尚書右仆射褚遂良反對說:“王皇後是世家之女,是先帝為陛下娶的,先帝臨終前拉住陛下的手對大臣們說:‘我的好兒子好媳婦,現在托付給你們了。’這話至今如在耳畔,而且王皇後也沒有什麼過錯,怎麼能輕易將她廢除了呢?陛下如果一定要另立皇後,懇請從天下的名門望族中挑選,何必非要選武氏呢?武氏曾經侍奉過先帝,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立其為皇後不合適啊!”韓瑗、來濟等大臣也上書李治,意見與儲遂良一致,力主不選武則天為後,但高宗主意已定,根本聽不進這些大臣們的勸告,隻是一時不知道如何說服他們。
後來,高宗就這個問題問李勳。李勳生性乖巧,覺得這個事情不在自己的職責範圍之內,倘若貿然發表意見,不管廢立皇後成功與否,都可能因此惹來殺身之禍。
同意廢除王皇後的話,如果不成功,就將得罪王皇後;不同意廢除王皇後,如果武則天被扶正,自己以後也將會有天大的麻煩。李勣考慮再三,就含糊其辭地對高宗說:“這是陛下的家事,有什麼必要問外人呢?”高宗聽了這話便下定決心,將褚遂良降職為潭州都督,廢除王皇後和肖淑妃,下令將武則天立為皇後。
武則天當上皇後之後,任用大臣許敬宗,排斥打擊不同意擁立她為皇後的大臣長孫無忌、褚遂良、韓瑗等一批人,這些人或者被貶逐,或者被誅殺。李勣卻因為應付得當,不但避免禍及自身,並且受到了重用。
社會的分工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身之所。各在其位,各謀其職,通力合作,才能推動社會向前發展。
倘若什麼事情都想幹涉,輕者廢寢忘食、通宵達旦工作,辛苦之至,累壞了自己的身體,重則觸犯別人利益,惹人厭煩,引人嫉恨,招來殺身之禍。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分析天下大勢;聯吳抗曹,與曹操鏖戰赤壁,讓曹操的幾十萬大軍損失殆盡,一舉奠定三國鼎立之勢;智取荊州、出祁山、收孟獲,威名遠播;可謂千古難得一見的賢相、奇才,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卻在伐魏的途中,因為積勞成疾,溘然長逝,死時年僅54歲。至此,蜀漢失去了主心骨,逐漸喪失了銳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