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的空間雖然狹小,但人際關係比較複雜,多做事或少做事都會引起他人的不滿,哪怕一點無意識的舉動也可能惹來流言飛語,造成不必要的困擾,如新入職的員工被孤立,曾經的好友如今成了自己的頂頭上司,毫不念舊地當眾對自己大呼小叫……盡管一再小心謹慎,但也難免掉入這樣或那樣的“陷阱”。如果遇到這樣的狀況,我們該如何妥善處理、解除麻煩、專心投入工作呢?
某權威谘詢機構曾經對辦公室人際關係狀況做過一份抽樣調查,結果顯示:近八成的職場中人在某一段時間或長時間感覺被眾人孤立。
確實,身為上班族的我們,每天相處時間最長的不是愛人,不是父母,而是同事。同事不比家人、朋友,與他們相處時,我們需要笑容滿麵、小心翼翼。但人算總是不如天算,某一天你會突然發現,自己不知什麼時候被同事孤立了!剛入職的“新兵”,無論多麼謙虛謹慎都會有意無意地被“老兵”排斥;被上司賞識重用的你,暗自得意時卻逐漸被同事冷落;自恃勞苦功高、風頭正勁、期待尊敬,卻被人避而遠之……
尷尬一刻
初入職場被孤立
今天是新員工張玉進入某大型企業工作的第30天,為了給上司和同事留下一個好印象,她從進入公司的第一天起就早來晚走,每一份工作都認真地做到最好。雖然時常受到上司的誇獎和好評,但她明顯地感覺到自己無論如何都融不進“同事圈”。
盡管她每天早上都主動和同事打招呼,卻仍感覺很多人都是不冷不熱地對她敷衍一笑;午餐時間,同事們都三五成群地相邀而行,隻留下她獨自前往;午休時間,同事們自發地圍坐在一起談天說地,隻有她傻坐在那裏不知該加入哪個“團隊”;傍晚下班,同事們相約一起聚餐、逛街、擠公交,卻隻剩她孤零零一個人。
開始時,張玉覺得大家相處時間長了、彼此熟悉後情況就會改善,但整整一個月過去了,她依然徘徊在圈外,她雖心有不甘卻又不知所措。
領導、業績均擺第一
“我喜歡這份工作,渴望以好的業績受到領導的賞識和重用,難道也有錯嗎?他們憑什麼對我愛答不理?”畢業剛一年的李陽說到自己和同事的關係時,憤憤不已。
大學畢業後,李陽和三個校友一起成功應聘到一家網遊公司做策劃,試用期過後,三人被安排在同一個部門。雖然三人專業技能水平相當,但李陽思想更活躍、觀察更敏銳,時常向經理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議,並自覺地做好階段性總結。因此,李陽得到了經理的認可和賞識,還經常在例會中被表揚。除此之外,李陽還獲得了更多和公司高層接觸的機會,轉正後不久就被委任單獨負責一個大項目。
正當李陽揚揚得意之時,卻發現很多同事,包括與自己關係較好的兩個校友都開始對他不理不睬,有時他刻意講笑話嚐試和同事們打成一片,也得不到任何回應。久而久之,被同事孤立的李陽對工作似乎也失去了往日的興趣。
尷尬化解
在大多數企事業單位裏,老兵對新兵都有一種非有意、莫名的“排斥感”。但隻要新人主動參與進來,沒有誰會拒人於千裏之外。
其實,隻要張玉再主動一些,多留意“老兵們”的喜好、興趣,主動約他們一起去吃午飯、擠公交,多向他們討教一些工作經驗,短時間內就能成為圈中的一員。
至於李陽,隻要他稍微“分心”、放下身段,利用工作上的事兒和同事聯絡感情,比如任務共享,向上司申請和校友一起負責新項目;假裝不懂,讓“老兵”對自己的方案、策略提出寶貴意見,而不是刻意討好,一定會事半功倍。
此外,恃才傲物、搬弄是非、性格張揚(比如愛穿奇裝異服、性格跋扈)、愛打小報告的人也容易成為被孤立的對象。當我們被多數人甚至所有人孤立時,一定要先從自身找“病根”,隻要及時行動、彌補我們的性格缺陷,一切不快都會煙消雲散。
尷尬預防
職場中有一個最新流行的詞叫“辦公室孤兒”,意指那些在辦公室裏不受上司、同事、下屬歡迎的人。隻要我們避免以下幾種狀況,成為“辦公室孤兒”的概率就微乎其微:
(1)認真做事但要穩步前進,避免風頭太過。
(2)與同事淡然相處,不說人壞話,不挑撥是非。
(3)態度和藹親切,不恃才傲物。
(4)衣著切合身份,言行得體,不張揚跋扈。
(5)不為了“向上爬”而損人利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