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裏外不是人”(1 / 1)

不少職場中人都會麵臨這樣的兩難抉擇:兩位上司彼此不服,意見不合又各不相讓,作為下屬,無論聽命於哪一個都會得罪另一個,且又不能不顧兩人意見自行其是,尤其是在兩位上司出現嚴重分歧時,是選擇在茫然中拖延進度還是在表態後劃分陣營?當兩位上司偏離工作範疇越吵越烈時,是不聞不問還是以下犯上?

此時,隻要一不小心就會“豬八戒照鏡子——裏外不是人”,費力不討好,那麼,怎麼才能既不得罪兩位領導又成功地擺脫“夾心餅”的境地呢?

尷尬一刻

左右難逢源

吃不下,睡不著!自從李玉接手新項目以來,她幾乎要崩潰了。周一早上,她把辛苦加班趕出來的方案拿給上司過目,誰知卻收到兩位領導截然相反的修改指示:項目經理要求進一步細化技術指標、數據分析,簡單概括市場宏觀方向,評估預期;項目總監卻明確表示要彰顯市場未來走向以及一切潛在的客戶資源,各種指標和數據僅作為佐證即可。

平時兩人不和睦也就算了,麵對這麼重要的一個項目也非要較勁嗎?無奈,李玉隻得硬著頭皮開始修改方案,最終刪了補、補了刪,結果卻總是一個人點頭另一個人搖頭,眼看方案提交期一天天臨近,受氣又受累的李玉急得不知所措,真想辭職一走了之。

尷尬化解

如果李玉能夠靜下心來,從解決根本矛盾的角度出發,認識到這隻是常見的意見分歧而非自己的能力不足,就能找出擺脫困境的方法。例如,1.找個時機把兩位領導聚在一起,讓他們麵對麵說出各自的想法和理由,自己從中找出相同點,圍繞相同點加入自己的想法;2.把“燙手山芋”拋還給兩位領導,婉言說明自己的難處,讓雙方一起協商定奪方案藍圖。

尷尬預防

在生活和工作中,像這樣“裏外不是人”的境況比比皆是。隻要我們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學會發現每一個人身上的優點,保持客觀心態,就能將麻煩化大為小、化小為無。